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
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
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
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
宁知衰莫年,乃复困行役。
天公如佚老,言归遂耕绩。
击壤乐余年,箪瓢敢求益。
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
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
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
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
宁知衰莫年,乃复困行役。
天公如佚老,言归遂耕绩。
击壤乐余年,箪瓢敢求益。
这首明代童冀的《后和陶诗·归园田三首(其三)》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在田园生活的片段。他曾在田野间漫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朴素的生活,以浊酒为伴,尽享宁静。他们饮酒尽欢后各自归家,甚至觉得这样的简单生活胜过牛羊的安逸。然而,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如今却身陷行役之中,无法像天公那样自在归隐。
他将自己比作老去的天公,渴望回归田园,过着耕读自给的生活,享受晚年击壤(击土块以歌)的乐趣,即使生活简朴,也只是希望能满足于基本的食与饮。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劳碌的无奈,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