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生还乡》
《送刘生还乡》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不辞千里问庭闱,綵服如何又远违。

新雁近随秋共至,故园遥喜客初归。

空林向晚鸦争集,衰柳惊风叶乱飞。

应愧殊方飘泊久,看云送别总沾衣。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刘生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生长途跋涉返回故乡的深深关切和离别的感伤。首句“不辞千里问庭闱”,体现了诗人对刘生行程的牵挂,即使路途遥远,也忍不住询问家中的情况。次句“綵服如何又远违”,暗示了刘生离开家乡已久,如今穿着华丽的服装归来,却因远离太久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第三句“新雁近随秋共至”,以秋雁南飞的景象寓言刘生的归期,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第四句“故园遥喜客初归”,表达了诗人对刘生回家的喜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两句“空林向晚鸦争集,衰柳惊风叶乱飞”,通过描绘傍晚寂静的树林和被风吹落的枯叶,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两句“应愧殊方飘泊久,看云送别总沾衣”,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他乡的感慨,以及在送别时的离别之泪,表达了对友人长期在外的同情和自己未能陪伴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感兴

村居何所适,种木树桑梓。

田园绕家舍,远不逾十里。

款段足乘骑,代步而已矣。

但识畜驽骀,安知有骐骥。

腊月北风寒,太行山色紫。

君命急如火,城头见烽燧。

雪深马僵倒,十夫扶不起。

军法有明训,后期者诛死。

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求之不可得,觳觫满眼泪。

旁闻负薪叟,窃语相讥刺。

居安常念危,在险如处易。

临难始求济,狼狈徒劳尔。

有备则无患,古人垂深旨。

平居无事时,华厩深秘邃。

善谷与丰草,秣饲十厩吏。

驽骀饱相枕,素餐不知愧。

伯乐能识马,每来加劝说。

飞兔与騕袅,日牵在都市。

为爱千金资,贪吝不肯置。

今日临艰难,努力自勉励。

(0)

柳池驿中作

二十二馀程鸟道,一千一百里江声。

江声听尽行未尽,西去出山犹七程。

(0)

续演雅十诗·其二

草食押不芦,虽死元不死。

未见涤肠人,先闻弃箦子。

(0)

清夜辞·其五

清都兮绛阙,五云深兮冥冥。

玉楼高兮珠殿寒,漠漠兮无声。

(0)

二月十二日过新汀屈翁山先生故里,望泣墓亭,吊马头岭,铸兵残灶。屈氏子孙出示先生遗像,谨题二首·其二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0)

除夕客桂岭

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

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

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