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月洞》
《水月洞》全文
宋 / 张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癸水江头石似浮,银河影里月如钩。

无人弄杵看蟾兔,有客乘槎访斗牛。

自古鹊桥传七日,何年桂子落三秋。

金轮待欲长无缺,玉斧仍须妙手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ǐyuèdòng
sòng / zhāngmíng

guǐshuǐjiāngtóushíyínyǐngyuègōu

rénnòngchǔkànchányǒuchéngchá访fǎngdòuniú

quèqiáochuánniánguìluòsānqiū

jīnlúndàichángquēréngmiàoshǒuxiū

翻译
癸水江边的石头仿佛漂浮,月光下银河倒映,弯月如钩。
无人在河边捣衣赏月,有游人乘坐木筏,寻找牛郎织女的住所。
自古以来鹊桥相会需七天,不知哪年桂花飘落,已是秋季。
月亮如同金轮,等待圆满无缺,只有巧匠般的月亮女神才能修复它的完美。
注释
癸水:指地支中的癸,代表水,也可能指特定的江河。
浮:漂浮。
银河:指银河系,中国古代常用来比喻天河。
月如钩:形容弯月形状像钩子。
杵:捣衣棒。
蟾兔:月亮的别称,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和兔子。
乘槎:乘坐木筏或竹筏。
鹊桥: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由喜鹊搭成。
桂子:桂花,象征秋天。
三秋:指秋季。
金轮:形容明亮的月亮,金黄如轮。
长无缺:永远圆满无缺。
玉斧:神话中月亮女神用的工具。
妙手修:巧手修复,指月亮女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星空图景,诗人以精湛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宇宙之美与自然规律的赞叹。开篇“癸水江头石似浮”两句,以轻巧的比喻将大自然的静谧与星辰的辉煌并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无人弄杵看蟾兔,有客乘槎访斗牛”则转向月亮下的人类活动,既有孤独的观赏,也有热闹的探访,反映了人类对星辰的好奇与敬畏。

“自古鹊桥传七日,何年桂子落三秋”两句,则是诗人借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鹊桥仙—来表达一种时间流转、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情感。这里,“七日”指的是鹊桥相会的时限,而“三秋”则象征着岁月的轮回与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金轮待欲长无缺,玉斧仍须妙手修”,通过对天体和工匠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完美与创造力的追求,以及对技艺高超者的赞赏。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雕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和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画卷。

作者介绍

张自明
朝代:宋

张自明,生卒年月不详,字诚子,号丹霞,南宋江西建昌人。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以宜州教授兼摄知州时,捐奉10万,提州用赢钱20万,又请得广西转运判官兼提刑狱方信儒拔盐运款24万建山谷祠及龙溪书堂,总计面积40多亩。张自明,博学能诗,在山谷祠撰立《龙溪书堂记》、《龙溪书堂图记》二碑,在北山、南山、九龙山等胜境留有诗刻多处。其在任期间,政简刑清,兴学尚文,惠政于民甚厚。九龙山有“丹霞遗蜕”遗迹,被列为宜阳八景之一。
猜你喜欢

过黄河·其二

初气战洪濛,寒霜凛冽中。

渡河方数里,此岸不同风。

草短蹄痕绉,空长眼力穷。

一轮残月影,一半是山东。

(0)

白衣庵新居·其三

岂敢求安住,深知厌此身。一瓢供?轲,两眼足酸辛。

月色真难得,人情岂易论。

秋风莫轻触,发际渐如银。

(0)

车上·其一

野饭依山店,驱车向日边。

眼前云到地,身外事由天。

细雨滋油笠,高枝噪夏蝉。

一行森古木,髣髴住山年。

(0)

闻凌髭放脱白丹霞此寄·其二

眼老烟霞阔,尘轻岱华浮。

几年无国土,今日有松楸。

窗冷山飞叶,心明海息沤。

再冬应得见,高腊笑云头。

(0)

初春送姚巨六邓立人归循州

上国新杨柳,攀来带惠风。

赠君从此去,春色正无穷。

月过邮亭白,花经郡县红。

甘泉知可献,那解叹飘蓬。

(0)

辽阳怀顿修·其五

愁月偏高照,不与众山齐。

仰面云侵帽,低头泪及泥。

鸟声虚旷野,虎迹印前溪。

细想金山寺,寒钟为尔凄。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