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怀胎不敢问春冬。
等待鞭鸾笞凤。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说尽鹏游蝶梦。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怀胎不敢问春冬。
等待鞭鸾笞凤。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说尽鹏游蝶梦。
这首词作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西江月·其二忆仙》。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深远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 这两句通过对友人的回忆,表达了自己渴望超脱尘世、成为不死之身的愿望。这里的“老子”指的是道家祖师老子,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仙风道骨的境界。
“怀胎不敢问春冬。” 这句诗表明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
“等待鞭鸾笞凤。” 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仙兽来形容诗人期待着能够飞升成仙的愿望,充满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以及这种渴望在时间流逝中的不断延续。
“碧桃花下醉相逢。” 这句话设定了一种美丽的仙境场景,通过“碧桃花”这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说尽鹏游蝶梦。” 这句诗则是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通过鹏鸟(凤凰)和蝶梦(蝴蝶)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越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精神追求。
七里滩头访子陵,水光山色见生平。
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
一介草茅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