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
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
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自然的元素。诗人通过泰山云的传说,展开了对云根石的想象。在这个幻想的世界里,每块触摸到的石头都能通往天界,这里的“石”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自然之物,而是连接凡间与仙境的桥梁。
诗中的“狡狯”一词,通常指的是狐狸,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更深的寓意,代表着仙人巧妙而神秘的法术。这些仙人能够轻易地进行幻化,让石头也具有云气,显得既自然又超然。
接下来的几句“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仙境画面。水流清澈,与林木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则是对仙境中不再有凡世忧虑和灾难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苍狗”一词暗示了对恶势力的超脱,而“玉芝瑞”则象征着吉祥与福祉的长久。
整首诗通过对云根石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神秘仙界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然脱俗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