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头访子陵,水光山色见生平。
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
一介草茅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
七里滩头访子陵,水光山色见生平。
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
一介草茅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声之在游览七里滩头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当世政治的不满。
“水光山色见生平”一句,通过对水光和山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明朗,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的性格和情操。接下来的“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做一个正直无私的臣子的愿望,但同时也明白在现实政治中,要区分君臣之间的轻重,这里所说的“轻”和“重”不仅是权力的轻重,更是道德和责任的分量。
“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古代高风亮节的向往之情。在这里,“我来”指的是诗人的到访,而“高风在”则是对古人高尚品德的追思。“钓石岩前烟浪生”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游览之旅,表达了对古代高洁品格的怀念,以及对于当世政治不满和自我修养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与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紧密相连,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