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
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
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
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山庄中聆听滦河流水声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临流震耳似惊潮,滚滚泠泠眺绮寮”,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描绘了流水声如潮水般震撼,仿佛在耳边回荡,又如同细水流淌,泠泠作响,远处绮寮(精美的楼阁)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夜色初分秋景霁,风声已送积霖飘”,进一步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夜幕初降,秋日的景色在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格外宁静,微风吹过,带来了积雨的轻柔飘落,增添了几分凉意与诗意。
颈联“皆因百壑归来远,非是孤川自去饶”,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山间的百条溪流汇聚成远去的河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而孤川虽美,却不及百壑归来的壮阔与丰富。这里蕴含着对自然景观多样性的赞美,以及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思考。
尾联“何比长江无弃物,小河水涸岂容桡”,以长江与小河作比,强调了大江大河与小溪小流的不同之处。长江容纳万物,不弃任何一滴水,象征着包容与广博;而小河一旦干涸,则无法再承载任何事物,寓意着生命力与存在的价值。这一联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间联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肩舆虽劳人,幽寻息吾趾。
还如履白云,横度青嶂里。
一里一徘徊,林鸟哢迟晷。
稍稍数家村,劙桑课春事。
尘网幸见疏,吾土兼信美。
野风香落梅,深竹照流水。
昨来忽晴阴,浮生正如此。
犹持入山心,逦迤向城市。
半竿残日江城,平芜寒色新来浅。
旧游似梦,閒身如叶,阑干凭遍。
老去刘郎,芳温一念,最难消遣。
况雨声不管,愁人厌听,更长处,和啼雁。
无计凭他酒盏。奈依然、酒醒天远。
丝占蟢子,香盟心字,关情在眼。
碧镜春酥,青绫秋梦,紫箫幽怨。
待佗时、絮语西窗,今夜把、兰灯剪。
宝晕销痕,仙云散影,三五明蟾艳婉。
暗酿春娇,全迷夜色,镫火六街零乱。
无奈馀寒峭,尚未放、绣帘高捲。
一般笑语盈盈,翠楼多少游伴。谁念旅愁孤馆。
觉点碧裁红,旧情全懒。
心字香销,双花烛灺,怕听边城歌管。
凝想江南信,早开过、梅花一半。
剩有閒情,彩笺新句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