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世俗喧嚣的超然。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开篇即以“好隐”表明诗人的生活理想,是要远离世间的纷扰与尘埃,寻找一片净土。这里的“沦”字生动地描绘出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自然景观。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诗人通过脚踏草地形成的小路(三径)和仰望天空中的云朵作为邻居(四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宁静与自然。这里的“践草”和“瞻云”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向高远的情怀。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的孤寂感。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伴侣,只有鸟儿回应他的歌声,而当他想要探讨生命的深奥意义时,却找不到可以交谈的人。这不仅描绘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知识、智慧的渴望。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最后两句则以时间的流逝作为反思。娑婆树在这里象征着岁月的积累,而“几年为一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失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性的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知识的追求。
乔木托危岫,积翠绕连冈。
叶疏犹漏影,花少未流芳。
风来闻肃肃,雾罢见苍苍。
此中饯行迈,不异上河梁。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
四体苟不动,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炜晔,荣甚或为辱。
六翮未鶱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晋季天下乱,安丘佐关中。
德辉霭家牒,侯籍推时功。
簪缨盛西州,清白传素风。
逢时有舒卷,缮性无穷通。
吾兄挺奇资,向晦道自充。
耕凿汝山下,退然安困蒙。
诗成三百篇,儒有一亩宫。
琴书满座右,芝朮生墙东。
丽藻粲相鲜,晨辉艳芳丛。
清光杳无际,皓魄流霜空。
邦有贤诸侯,主盟词律雄。
荐贤比文举,理郡迈文翁。
楼中赏不独,池畔醉每同。
圣朝辟四门,发迹贵名公。
小生何为者,往岁学雕虫。
华簪映武弁,一年被微躬。
开缄捧新诗,琼玉寒青葱。
谬进空内讼,结怀远忡忡。
时来无自疑,刷翮摩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