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浮云、乘槎东去,风来与火相引。
百年奇劫今一遇,可是数由前定。怕重省。
怪五百、舟人也者般同命。水天暝暝。
何处去招魂,魂兮归否,试向巫阳问。支病枕。
我已忡忡秋损,那堪更耐哀哽。
回思临别丁宁在,总说归期早订。心耿耿。
盼不到,锦还盼到骑鲸信。聪明不幸。
私忏汝他生,贞贞徯福,补今生遗恨。
谈浮云、乘槎东去,风来与火相引。
百年奇劫今一遇,可是数由前定。怕重省。
怪五百、舟人也者般同命。水天暝暝。
何处去招魂,魂兮归否,试向巫阳问。支病枕。
我已忡忡秋损,那堪更耐哀哽。
回思临别丁宁在,总说归期早订。心耿耿。
盼不到,锦还盼到骑鲸信。聪明不幸。
私忏汝他生,贞贞徯福,补今生遗恨。
这首词以悲痛之情,描绘了作者在乙巳春天送别儿子张玉润田前往京城,途中轮船在南通州遭遇火灾,儿子不幸罹难,而作者自己又身患疾病,接踵而来的打击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词中运用“浮云”、“槎”、“火”等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儿子突然离世的震惊与哀痛。
“百年奇劫今一遇,可是数由前定”两句,流露出对命运安排的无奈和对生死宿命的深深感慨。接着,“何处去招魂,魂兮归否,试向巫阳问”表达了对儿子亡魂的呼唤和对阴阳两隔的深深思念。
“支病枕。我已忡忡秋损,那堪更耐哀哽”写出了作者因丧子之痛和自身疾病的双重折磨,内心极度悲苦。“心耿耿”至“补今生遗恨”部分,表达了对未能及时陪伴和保护儿子的自责,以及对未来无法弥补遗憾的深深遗憾。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沉痛,展现了作者在悲剧中的深深哀思和对儿子永恒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君本是清狂者,十载畋渔向原野。
梅生岂厌官位卑,闵子由来宦清寡。
自言濩落可终身,谁知尺组能縻人。
朋游失路各分散,妻孥寄食家仍贫。
荒凉廨宇炎江表,椎髻山氓语如鸟。
地隔三苗洞穴多,天连五岭人烟少。
三年无书增我忧,忆君翻令怀旧游。
开元寺里猿鸟暮,洞天岩前木叶秋。
襟期相遇每如此,魂梦悠悠共千里。
白发关山自月明,青山茅屋空流水。
八月江南鸿雁飞,天边谁寄早秋诗。
不如饮酒且安命,振翼云霄尚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