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浓逾粉质,碧腻素娥妆。
若使羊郎见,仙姿应并芳。
香浓逾粉质,碧腻素娥妆。
若使羊郎见,仙姿应并芳。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萼梅的独特魅力。首先,“香浓逾粉质,碧腻素娥妆”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绿萼梅的香气比作超过粉质的浓郁,形象地展现了其芬芳扑鼻的特点;同时,将绿萼梅的颜色比作碧绿的肌肤,如同月宫中的仙女素娥化妆一般,既突出了其颜色的清新脱俗,又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接着,“若使羊郎见,仙姿应并芳”两句,则通过想象,假设羊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羊祜)见到这株绿萼梅,其仙姿与梅花相得益彰,进一步强调了绿萼梅的美丽与独特。这里不仅赞美了绿萼梅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如同仙子一般,超凡脱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绿萼梅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溪风拂拂卷征衣,溪上攀辕恨马迟。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
泉知送客声犹咽,烛昧留人泪谩垂。
愿速长沙还贾谊,为公江上斩鲸鲵。
流莺一去无消息,燕怯春寒归未得。
绿窗清昼静无人,似把衷情诉知识。
上苑东风二月春,淡黄杨柳初成阴。
解将一片无情舌,学尽百般能语禽。
红英紫萼纷如雪,万姹千娇总饶舌。
莫嫌花外太啁啾,默默难酬好时节。
须臾绿暗红亦稀,伯劳杜宇鹰鹯飞。
更兼猎弋恣罗网,卷舌不语全毛衣。
堪嗟国士徒切直,不似幽禽明语默。
何如钳口归山林,莫问燕南并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