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笛里关山歇。刺眼江头花发。
铅泪铜仙垂老别,春雨冷,春泥滑。
燕归误觅林巢,乌夜起,啼霜月。
怕屏风上画图风裂。春借腊尾支,月向圆时阙。
枉著茗花香彻。影事亭亭弦切切。病过了中和节。
剪不断楚江愁,消不尽嵰山雪。谢招魂閒静象设。
最高楼笛里关山歇。刺眼江头花发。
铅泪铜仙垂老别,春雨冷,春泥滑。
燕归误觅林巢,乌夜起,啼霜月。
怕屏风上画图风裂。春借腊尾支,月向圆时阙。
枉著茗花香彻。影事亭亭弦切切。病过了中和节。
剪不断楚江愁,消不尽嵰山雪。谢招魂閒静象设。
这首诗名为《塞孤·用耆卿韵和李孟符》,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沈曾植所作。诗人以笛声中的边塞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江头花开得刺眼,却伴随着铜仙像的老去与春雨的冷寒,路面湿滑。接下来,诗人借燕子归来找不到旧巢,乌鸦在霜月下悲鸣,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失落。
诗人感慨屏风上的画图因风而裂,春天的气息在腊月将尽时显得尤为短暂,月亮也未能圆满。他对茶香的品味中寄托着无尽的思绪,琴弦上的音符仿佛述说着往事。身体的病痛让他错过了中和节,心中的愁绪如同楚江不断,连绵的雪峰之愁也难以消解。最后,他以“谢招魂”表达对逝去事物的怀念,希望在静谧的环境中追忆往昔。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沈曾植的词风独特,语言凝练,富有哲理,体现了晚清词坛的独特风貌。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
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
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
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
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
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
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
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苍寒收尽红尘,四山一色俄惊晓。
楼台宫阙,冰壶影里,莹然清悄。
独有游人,画船青盖,笙歌犹绕。
遍园林松竹,光浑□□,人住处,皆蓬岛。
罗扇画来轻小。
乍时人、见多惊倒。
谁留古本,到今付与,良工涂扫。
夏日携时,且挥且玩,暑都消了。
更词人亲笔题题,这风景,古犹少。
烟雨枫桥路。
算年来、几番送别,故人千里。
君亦当初缘底事,不念平生俦侣。
容易把、幽欢间阻。
岁晚却思来访旧,旧处亭馆,废垣荒圃。
寒日照,残桑梓。
同游似我今余几。
且留连、小窗清夜,挑灯疑语。
身外事多何必问,□□□□□□。
况鬓影、相看如许。
秋草萧萧连茂苑,正堪愁、杜牧诗中意。
谁画在,行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