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
四体苟不动,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炜晔,荣甚或为辱。
六翮未鶱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
四体苟不动,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炜晔,荣甚或为辱。
六翮未鶱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这首诗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每四个字一句,共十句,每两句为一组,分别描绘不同的景象和情感。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结构,展现了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深刻体验。
第一、二句“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生活状态,通过提及古代著名的隐士扬雄和《论语》中的季子,表达了对简单、满足现状的向往。
第三至第四句“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动,安得丰菽粟。”则是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批评,以及在自然状态下保持不动心,能够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第五至第六句“五侯诚炜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鶱翔,虞罗乃相触。”描述了对过度追求名誉和地位的反思,以及在尚未展现才华之前就被束缚的情况。
第七至第八句“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则赞美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地创作的状态,以及自然界中独特而又和谐的景象。
最后两句“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表达了对过去失去美好时光的哀伤,以及通过诗歌来超越世俗纷扰,寻求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文化以及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的思考。
西北有佳人,被服云霓裳。
高楼切紫微,辅卫开两厢。
天厨挟女史,华盖荫文昌。
吾欲往从之,内屏天路长。
穷栖在山泽,左右艺兰芳。
玄泉醉我心,崇桂荫我堂。
南林狎鸾灊,北䃹采圭璋。
富贵来何迟,年鬓生秋霜。
海风飘,干雪扬。民何役,白茅塘。
荷锸别爷娘,唤妇与阿郎:"我行尔莫忧,官府须有钱与粮。
"出门行雪中,手足皱欲红。
塘上千夫长,日夜催作工。
不畏见司空,但畏见郎中。
郎中不爱钱,小杖大杖愁杀侬。
人回寄声语我妻:"莫使爷娘知。
官府自有粮,我腹常忍饥。
"妻闻大哥去,寄声语我夫:"西家无闲丁,雇人东凿河。
日费五十钱,泪下机头梭。
少壮有余力,莫怨开河役。
若使吴田肥,何妨一人瘠。
"请看西方征戍儿,天寒月黑胡风吹。
秦淮水绿芙蓉明,玄武湖边烟艇横。
香风翠袖暮云乱,落日新妆红浪惊。
城隅濠曲歌声起,却寄愁心棹讴里。
恨不相携桃叶渡,心知同在长干住。
须臾花冥凤凰台,帝阙回看锦作堆。
明月各随珠佩去,白鸥独送彩舟回。
莲浦红衣秋露湿,桂林金粟秋风急。
相逢江上采莲人,回桡犹向花间立。
帝京曾忆看花行,画里今瞻云锦城。
十年渔舸沧州卧,羞对红蕖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