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落花深,春眠懒无事。
起望西山云,不见山中寺。
日高忽闻钟,惊散云峰翠。
雨过落花深,春眠懒无事。
起望西山云,不见山中寺。
日高忽闻钟,惊散云峰翠。
这首明代诗人岳岱的《武陵精舍六首(其三)西山烟寺》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的画面。"雨过落花深",寥寥数语便展现出雨后的清新与落花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伤的氛围。诗人春日午后慵懒无事,"春眠懒无事",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起身远眺西山,"起望西山云",然而"不见山中寺",暗示了山雾缭绕,使得远处的寺庙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这一转折也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
最后两句"日高忽闻钟,惊散云峰翠",随着太阳升高,远处寺庙的钟声悠然传来,打破了山间的静谧,仿佛连山峰的翠色都被这钟声惊动。这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享受,也寓言了心灵的觉醒,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后的自然景色,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禅意的追求。
归早开迟两寂寥,经年不见董妖娆。
芳心未展缘何事,半是閒愁半是娇。
费尽心灵用尽功,林间台榭巧玲珑。
可怜花木无愁思,不见主人依旧红。
仙山名字几千秋,勇退曾闻汉故侯。
自笑功名无尺寸,旭来也作赤松游。
昔人三十九,已叹日斜时。
吾今七十六,屈指一倍之。
岂唯桑榆晚,正自入崦嵫。
灰中炭暗尽,岂不心自知。
且饮生朝酒,更赋梅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