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徐编修父》
《挽徐编修父》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玄洲别却向壶洲,祗住人间六十秋。

尘满小窗飞脉望,云深旧隐噭钩辀。

墨花零落来禽帖,烟树凄迷放鹤楼。

馀庆绵绵知不已,凤毛今在凤池头。

(0)
鉴赏

这首挽诗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忆。首句“玄洲别却向壶洲”,以玄洲和壶洲的别离,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另一个世界的开始,营造出一种超脱而又悲凉的氛围。接着,“祗住人间六十秋”一句,直接点明逝者在人世间的寿命,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尘满小窗飞脉望,云深旧隐噭钩辀”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小窗上的灰尘,仿佛是时间的痕迹,而远处的云雾则象征着逝者归隐的宁静与超脱。噭钩辀的声音,可能是指某种鸟鸣,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逝者灵魂的飘渺与自由。

“墨花零落来禽帖,烟树凄迷放鹤楼”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艺术爱好与生活情趣。墨花零落的来禽帖,可能是指逝者喜爱的书画作品,如今已成零落之态,象征着逝者的离去。而烟树凄迷的放鹤楼,则可能寓指逝者曾经放鹤于山林之间,享受自然之乐,如今鹤去楼空,一片凄凉。

最后,“馀庆绵绵知不已,凤毛今在凤池头”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美德与才华的赞美与怀念。馀庆绵绵,意味着逝者留下的恩泽与影响将长久不衰;凤毛今在,可能是指逝者如同凤凰一般,虽已离去,但其才华与品德如同凤凰之毛,依然闪耀在后人心中。凤池头,可能象征着理想的归宿或天堂,表达了对逝者最终安息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美德与才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赠外兄吴之才

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

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

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

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

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

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0)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

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

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0)

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

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

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

蒹葭徒倚玉,燕雀岂知鸿。

相遇辄同醉,惟愁樽酒空。

(0)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其一

菽藿一箪乐,蒿莱三亩宽。

蒲轮不能起,瓮牖有馀安。

高节去圭角,久要敦岁寒。

今朝郊外客,谁免涕汍澜。

(0)

早春·其二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

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

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0)

八月五日夜省直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