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

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

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xīnyóushuǐběishàngǒuchéng
sòng / guāng

qiūqiūshēngxiāoránmǎnluòchéng

wèishuānglínchìxīnfēngqīng

shuǐqīnlěnglánguāngguāyǎnmíng

shuíyúnjǐnghuàdànkǒnghuànánchéng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秋声:秋天的声音。
萧然:寂静凄凉。
洛城:洛阳城。
未霜:还未降霜。
林叶赤:树林叶子变红。
新雨:刚下的雨。
野风清:野外的风清新。
水气:水汽。
侵肌冷:使肌肤感到寒冷。
岚光:山间的雾气。
刮眼明:使眼睛更加明亮。
谁云:谁说。
景如画:景象像画。
但恐:只怕。
画难成:难以描绘成画。
翻译
秋天的景色和声音,寂静凄凉充满整个洛阳城。
还未降霜的树林叶子已变红,刚下的雨让野外的风显得格外清新。
水汽使肌肤感到寒冷,山间的雾气使眼睛更加明亮。
谁说眼前的景象像画一般美丽,只怕这样的美景难以描绘成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开篇“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秋意浓郁,洛阳城笼罩在一片萧瑟中。

接下来的“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更进一步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景象。树叶因还未到霜降而保持着赤色,而新落的雨水则使得野外的风格外清新。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两句,则从感官上加深了对秋天氛围的描绘。水汽的寒凉可以直接穿透到人的肌肤,而远处山岚映照的阳光则刺眼而明亮。

结尾“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感。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完全捕捉到自然界中秋天的万千变化和深邃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叹,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秋色、秋声以及自然界细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和陈无逸木犀

秋旻金气正高张,并作西风一夜凉。

何处杯中无白堕,如今扇底有黄香。

自惭老蘖如犀秃,却笑春花为蝶狂。

胜赏清吟两奇绝,吴山横过即仙乡。

(0)

四贤堂

猗与四公,棠棣之华。秀韡一时,茂兴两家。

宋公联翩,鄂不相鲜。万里风云,上负青天。

连公戾契,渊冰澄结。进而蹩躄,砥砺其节。

其光晔晔。追惟平生,法兴是仪。

邑人之思,右史之词。

雨箔风楹,岁环几经,筑此特堂。

吾今令君,令君勤民。

民燕其德,振滞补弊,此焉居一。

于时四公,序集其觞。生气津津,冠佩有光。

古之为政,崇德尚贤。居今笃古,令君有焉。

君系陇西,绍祖维名。起岩作诗,辑和厥声。

敢告典者,毋替其承。

(0)

二郎神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

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

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

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游倦。

片云孤鹤,江湖都遍。

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辩。

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

无限都付窊尊,漠漠水天远。

(0)

亭前柳·其三

养就玄霜圃,问东君、曾放瑶英。

回首蓝桥路,遍琼城。横斜影,照人明。

飘香信、玉溪仙佩晚,同新月、步入西清。

冰质枝头袅,更轻盈。分春色,赠双成。

(0)

减字木兰花·其七秋日饮酒香山石楼醉中作

古人误我。独舞西风双泪堕。鹤去无踪。

木落西陵返照红。人间难住。掷下酒杯何处去。

楼锁钟残。山北山南两点烟。

(0)

西江月·其八石夷仲去姬复归

织素休寻往恨,攀条幸有前缘。隔河彼此事经年。

且说蓬莱清浅。障面重新团扇,倾鬟再整花钿。

歌云舞雪画堂前。长共阿郎相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