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登名山,名山何崒嵂。
千林觱篥鸣,两岸芙蓉出。
江空钓石悬,贡犀金锁失。
珠树长丹房,榴花秘瑶室。
帝子久不归,妖猿寻故匹。
独扪壁上萝,笑采松间实。
行逢一老僧,引我礼仙佛。
飞泉进苦茗,磨崖以短述。
舍舟登名山,名山何崒嵂。
千林觱篥鸣,两岸芙蓉出。
江空钓石悬,贡犀金锁失。
珠树长丹房,榴花秘瑶室。
帝子久不归,妖猿寻故匹。
独扪壁上萝,笑采松间实。
行逢一老僧,引我礼仙佛。
飞泉进苦茗,磨崖以短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舍舟登山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与一位老僧的相遇。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舍舟登名山,名山何崒嵂”点明了诗人从船上登上了著名的高山,山势险峻。接着,“千林觱篥鸣,两岸芙蓉出”描绘了山林间的风声和两岸盛开的芙蓉花,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江边的景色被描述为“江空钓石悬,贡犀金锁失”,江面空旷,钓鱼的石头显得格外突出,仿佛连金锁都失去了光彩,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
“珠树长丹房,榴花秘瑶室”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奇异景象,珠树生长在丹房之中,榴花点缀在瑶室四周,充满了神秘与美丽。然而,接下来的“帝子久不归,妖猿寻故匹”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暗示着山中可能曾有人居住,但如今已无人迹,只有妖猿寻找旧日伴侣,增添了几分荒凉与寂寞。
最后,“独扪壁上萝,笑采松间实”表达了诗人独自探索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通过触摸壁上的藤萝,采摘松间的果实,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自由。“行逢一老僧,引我礼仙佛”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偶遇一位老僧,被邀请一同参拜仙佛,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指引。
“飞泉进苦茗,磨崖以短述”则描绘了诗人与老僧一起品尝清泉煮成的苦茶,同时在岩石上刻下简短的文字,可能是对这次相遇的纪念或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