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住日喧豗,泊岸何时首几回。
在垤鹳犹知雨后,退飞鹢亦避风灾。
身沦弱海迷难渡,眼认浮沤幻结胎。
悟到一舟奄忽尽,形神假合转堪哀。
滔滔不住日喧豗,泊岸何时首几回。
在垤鹳犹知雨后,退飞鹢亦避风灾。
身沦弱海迷难渡,眼认浮沤幻结胎。
悟到一舟奄忽尽,形神假合转堪哀。
此诗描绘了诗人沿河而行所见之景,寓含深刻哲理。首句“滔滔不住日喧豗”以河水奔腾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次句“泊岸何时首几回”则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仿佛在问何时能停泊于心灵的港湾,获得内心的平静。
接着,“在垤鹳犹知雨后,退飞鹢亦避风灾”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智慧与适应能力。鹳鸟在雨后预知天气变化,鹢鸟在风浪中躲避危险,暗示人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应具备预见和应对的能力。
“身沦弱海迷难渡,眼认浮沤幻结胎”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弱海象征着生活的困境,浮沤比喻虚幻的表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现实与虚幻、真实与表象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找真理的艰难。
最后,“悟到一舟奄忽尽,形神假合转堪哀”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一舟代表个体的生命,其“奄忽尽”意味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形神假合,意指身体与精神的暂时结合,最终将分离,这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深层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归宿、以及面对无常的智慧,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无意殷勤遮皓月,有心特地隔红尘。
从兹虚室长生白,占得桃源洞里春。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
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
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
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
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昌黎不作颖师已,千古风流随逝水。
大音祗在天壤间,云竹翁能发其秘。
明之为侯王,幽之为神鬼。
悟翁一转指头禅,万事泯然心耳废。
涧泉淅沥走宫商,仙佩丁当分角徵。
数声急羽来秋空,夜半西风掠蛩砌。
诸公不但知此音,真欲钩深得其艺。
大篇小什分珠玑,往往不惜兼金馈。
吾闻南风之歌下舜廊,四海熙熙乐平治。
愿翁持此天上头,一鼓解民愠,再鼓阜民财,勿作区区自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