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盘飞鸟外,衲衣犹带宕云寒。
豁开湖海烟波眼,枯木石头在雁山。
四十九盘飞鸟外,衲衣犹带宕云寒。
豁开湖海烟波眼,枯木石头在雁山。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送雁宕庆藏主》。诗人以四十九盘山的高远为背景,描绘了雁宕山的景象。"衲衣犹带宕云寒"一句,通过僧人的衲衣还残留着宕山的寒意,暗示了山中的清冷与孤寂。"豁开湖海烟波眼"则运用比喻,将视野比作湖海的眼眸,形象地展示了雁宕山的开阔和深远,仿佛能穿透云雾,看到远处的湖海。最后,"枯木石头在雁山"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雁宕山的自然风貌,枯木与石头的组合,增添了山的苍凉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雁宕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留恋,寓情于景,富有禅意。
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
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
尘网么弦待整。
怕离愁、琵琶话醒。
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
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
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
娃馆琴台路永。
定何时、追随帽影。
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
忆分司时节,秋雨正连天。
官路满篙流水,舟楫驶如川。
陌上漫漫泥潦,徙远马*人倦,堪赋去来篇。
雪冷梅花萼,春早绿杨颠。
问东君,春几许,为君怜。
浮生恍如蝶梦,栩栩羡高贤。
客里渐磨岁月,两眼青山图画,松翠看云眠。
安得王乔术,飞舄颇通元。
龙蟠虎踞,朝楚暮秦,世路艰蹇。
夕阳淡淡余晖,阊阖九重天远。
千秋万古,先天消长图深,何人解识兴亡本。
夜鹤渺翩翩,尽平林鸦满。
萧散。
不须黄鹤,遗书不用,洪崖相挽。
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
拟将书剑,西山采蕨食薇,自应不属春风管。
只恐汝山灵,怪先生来晚。
独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也。
中夕不寐,卒而成章,写寄和仲,可为后日(原无后日二字,据丁藏旧钞本补)相见一笑。
大德乙巳上元日神峰野客书世途艰阻,正堪悲、万里清秋摇落。
况复乾坤还闭物,奚啻切床肤剥。
消长盈虚,循环反覆,夜半惊孤鹤。
东君着意,惠风先到岩壑。
悦亲原有清欢,簟瓢食饮,不害贫家乐。
多病留侯空自苦,惭愧长身诸葛。
先手躬耕,卧龙冈上,准备丰年获。
豚蹄社鼓,几时同醉寥廓。
寒压衾绸,光摇书幌,夜深香梦初残。
细听窗户,簌簌乡春蚕。
风劲时时堕砌,分明认、山溜潺*。
呼童起,疏梅耐冷,修竹报平安。
晓来拥被看,闲庭舞鹤,古瓦迷鸾。
待戏挽银河,飞步天坛。
恐琼楼玉宇,最高处、无限清寒。
凭君问、九关虎豹,香案五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