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只得欢喜忍受。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只得欢喜忍受。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朋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描绘了修行者多次尝试却未能进入禅修之门的困境,暗示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成目标的自责,以及将这份情感交付给弟子,期待他们能有所领悟和超越的期待。最后两句"只得欢喜忍受",传达出一种放下执着、接受现状的智慧,表明在无法改变外在条件时,内心的喜悦和平静才是最重要的。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顿悟与解脱之道。
巍巍独立,为世之则。用舍行藏,神龙莫测。
凝然内照,静观其妙。其妙为何,不言而笑。
立观其体,坐观其用。坐立俱忘,天真自动。
晴日开长至,招欢池馆中。
欣逢梅蕊发,赏趁菊花丛。
乐事兼文酒,偕游杂冠童。
言寻莲社会,远蹑竹林踪。
放诞同咸籍,清谈过浑戎。
行觞严赏罚,坐隐决雌雄。
有约言终践,幽期月再逢。
偷閒閒便得,发兴兴难穷。
大化如翻轴,浮生似转蓬。
及时须作乐,此会莫教空。
况有邮诗约,相期雅兴浓。
格随苏李古,体任柏梁工。
大雅沦亡久,新声耳目同。
南园无旧泽,文献绝流风。
任此狂澜日,宜争砥柱功。
倒戈甘钝器,拔帜让群公。
敏捷推年少,濡迟任老翁。
且宽金谷罚,传览待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