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寓二十首·其十二》
《感寓二十首·其十二》全文
宋 / 刘弇   形式: 古风

富贵苦不常,忽则辄易人。

青门聚瓜客,曾是故侯身。

金镜失秦家,中原骇烟焚。

屠狗贩缯子,闾阎排氤氲。

一逢泗水公,濯鳞清沧滨。

信知天地间,虚橐鼓游尘。

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

肘股不辍弄,挈故还趋新。

得失定有寄,无为丧吾真。

(0)
鉴赏

这首诗《感寓二十首(其十二)》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与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中以“富贵苦不常,忽则辄易人”开篇,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富贵并非永恒,转瞬之间就可能易主。接着,“青门聚瓜客,曾是故侯身”运用典故,将昔日的显赫与今日的落魄对比,强调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金镜失秦家,中原骇烟焚”描绘了历史的沧桑,金镜象征着辉煌的历史,秦家代表一个时代,而中原的烽火连天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更迭。这一句通过历史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屠狗贩缯子,闾阎排氤氲”则转向了社会底层的生活,通过“屠狗”、“贩缯”这些职业的描述,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同时,“闾阎排氤氲”描绘了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繁华,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一逢泗水公,濯鳞清沧滨”转而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人的命运得以改变,仿佛在清泉边洗去尘埃,获得了新生。这既是对个人命运转折的描绘,也是对希望与机遇的寄托。

“信知天地间,虚橐鼓游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即使在虚无之中,也应追求内心的充实和平静,不让外界的纷扰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肘股不辍弄,挈故还趋新”揭示了命运背后的神秘力量,无论过去如何,未来总在不断变化之中。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把握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思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刘弇

刘弇
朝代:宋   号:云龙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生辰:1048-1102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挽封君秦先生同年国声之父·其二

远业开庭训,新封领户曹。

养分天禄厚,吟对碧山高。

晨省欢初洽,仙游事总抛。

楸梧深马鬣,风雨暮萧骚。

(0)

塞下曲·其二

边城九月雪飞花,睥睨高寒集暮鸦。

今日楼兰犹未灭,沙场战士莫思家。

(0)

寄任十

而翁与我是忘年,我忆而翁愿尔贤。

孝似曾参宁过分,弟如王览亦当然。

夜深灯火宜勤学,雨足郊原好种田。

勿逐少年游侠伴,斗鸡走马县门前。

(0)

仁仲斋居和章盛誇僧寺之美复用前韵戏之

铁衣自惯雪山寒,笑杀诗人觅懒残。

梵语本空何足听,天花虽好有谁看。

北门不信斋无室,西域徒闻戒有坛。

邪正分明如黑白,鲍鱼莫误作芝兰。

(0)

船窗对月

船窗看月出,光彩射人眸。

水底鱼龙避,林间魍魉愁。

影分云外树,波动驿边楼。

五月江湖上,萧然似早秋。

(0)

题扇

茅屋藏深树,柴门对远山。

主人多不出,杖屦得常閒。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