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其二》
《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史笔难言是定哀,学分洛蜀各尊魁。

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中国诗人夏孙桐所作,名为《无锡许溯伊编辑张文襄全集绘旧馆缀遗图徵题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学术传承的尊重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首句“史笔难言是定哀”,点明了历史记录的艰难与复杂性,历史的记载往往难以清晰地表达出事件的全部真相,尤其是那些令人哀伤的历史时刻。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认识到历史书写中的局限性和挑战。

次句“学分洛蜀各尊魁”,则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多样性和权威性。这里的“洛”和“蜀”分别代表了洛阳和成都,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中心。这句话表明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权威和领袖,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和尊重不同学术传统的重要性。

接下来,“遗山亭与梨洲案,掇拾惭予识小才”,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学术场景或人物,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学术讨论地点(遗山亭)或某位学者的研究案例(梨洲案)。这里通过“掇拾”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收集和整理学术资料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认知有限,对此感到惭愧。这种自我反思和谦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真诚和对于学术前辈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学术的深刻洞察,还体现了其谦逊的品质和对知识探索的执着精神。通过对比历史记载的困难、学术领域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在知识面前的渺小,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的普遍态度和对学术传统的尊重。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偈颂二十三首·其三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状元归。

(0)

颂古一○一首·其十七

平地无端凿陷坑,木桥拈起使人行。

沉沉寒水如何渡,月夜金鸡报五更。

(0)

颂古一○一首·其七十三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

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0)

颂古一○一首·其十一

烧香人静杳无声,苔满丹墀皓月明。

入户当堂慵正坐,出门尤懒下阶行。

(0)

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不劳明日看。

(0)

偈颂七十一首·其四十四

满目荆榛,亘天烈焰。百匝千重,四方八面。

赵州拿得七斤衫,普化走入大悲院,蜡人眼光如掣电。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