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趁清晓,南来第几程。
云低藏塔影,风急乱滩声。
古树多欹岸,青山半入城。
梦回残月落,江上一帆轻。
解缆趁清晓,南来第几程。
云低藏塔影,风急乱滩声。
古树多欹岸,青山半入城。
梦回残月落,江上一帆轻。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乘船经过峡江县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细腻情感。首句“解缆趁清晓”,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趁着清晨的宁静,解开船缆,启程南行的情景,充满了动感与期待。接下来,“南来第几程”则以疑问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旅程的漫漫与未知的探索精神。
“云低藏塔影,风急乱滩声”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云层低垂遮蔽了塔尖,而急风中江滩的波涛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紧张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仿佛在自然的壮阔中找到了某种共鸣。
“古树多欹岸,青山半入城”则将视角转向岸边与远处,古老的树木斜倚着河岸,而连绵的青山似乎一半融入了城市之中,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与人类居住空间的和谐共存,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最后,“梦回残月落,江上一帆轻”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梦中的残月落下,象征着一天的开始,而江面上轻轻的一帆,则预示着新的旅程与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残月未沉山,啼鸦初起树。
已有驮铃声,郎当过门去。
马嘶人起何匆匆,高城鼓角犹隐空。
压寒几盏芦服酒,吹梦两行杨柳风。
自过涿郡辞燕地,路指神京哄车骑。
大道青楼望郁葱,碧波锦树交空翠。
苍莽初无冀北风,冥濛却有江南意。
江南行客行未休,碌碌趁人何所求。
暂时快眺亦神王,何必车前有八驺。
车声歌声相闲作,今日方知晓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