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未沉山,啼鸦初起树。
已有驮铃声,郎当过门去。
马嘶人起何匆匆,高城鼓角犹隐空。
压寒几盏芦服酒,吹梦两行杨柳风。
自过涿郡辞燕地,路指神京哄车骑。
大道青楼望郁葱,碧波锦树交空翠。
苍莽初无冀北风,冥濛却有江南意。
江南行客行未休,碌碌趁人何所求。
暂时快眺亦神王,何必车前有八驺。
车声歌声相闲作,今日方知晓行乐。
残月未沉山,啼鸦初起树。
已有驮铃声,郎当过门去。
马嘶人起何匆匆,高城鼓角犹隐空。
压寒几盏芦服酒,吹梦两行杨柳风。
自过涿郡辞燕地,路指神京哄车骑。
大道青楼望郁葱,碧波锦树交空翠。
苍莽初无冀北风,冥濛却有江南意。
江南行客行未休,碌碌趁人何所求。
暂时快眺亦神王,何必车前有八驺。
车声歌声相闲作,今日方知晓行乐。
此诗描绘了清晨从保定出发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交织,以及对旅途的细腻观察和思考。
首句“残月未沉山,啼鸦初起树”以残月未落、乌鸦初鸣的景象,勾勒出黎明前的宁静与生机,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已有驮铃声,郎当过门去”,通过驮铃声的响起,生动展现了旅人即将启程的动态画面,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
“马嘶人起何匆匆,高城鼓角犹隐空”两句,通过马嘶与人的急促动作,以及远处高城中隐约的鼓角声,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匆忙与紧张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未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压寒几盏芦服酒,吹梦两行杨柳风”则将视角转向了旅途中的一幕小景,通过饮酒取暖、吹拂着杨柳的微风,营造了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独与寂寞的感慨。
“自过涿郡辞燕地,路指神京哄车骑”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涿郡,前往京城的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场景,体现了旅途的繁华与喧嚣。
“大道青楼望郁葱,碧波锦树交空翠”则以青楼、碧波、锦树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京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赞美。
“苍莽初无冀北风,冥濛却有江南意”两句,通过对比北方的苍茫与南方的朦胧,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域风情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江南温柔乡的怀念之情。
“江南行客行未休,碌碌趁人何所求”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江南行客忙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最后,“暂时快眺亦神王,何必车前有八驺”两句,通过对比短暂的旅途美景与车前的八驺(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认为享受旅途中的美好瞬间,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权势与地位。
“车声歌声相闲作,今日方知晓行乐”则以车声与歌声的和谐交织,总结了诗人对旅途体验的感悟,强调了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快乐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
三十年来,皆帝扆殊选,金瓯名迹。
眷倚江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西清严秘,龙光高动奎壁。
深殿衣惹天香,皇华原野,接萧萧秋色。
六筦均输行奏课,唐室家声皆识。
老我相逢,萍蓬飘转,晚景俱头白。
西山南浦,溯风衰泪横臆。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
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
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
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
犹记宝帖开缄,如何春李,与佳名齐列。
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
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
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瑑冰铸雪,赋神情天壤,无伦香泽。
月女霜娥,直是有如许,清明姿色。
细玉钗梁,温琼环佩,语好新音发。
相逢一笑,桂宫连夜寒彻。
应是第一瑶台,水晶宫殿里,飞升仙列。
小谪尘寰缘契合,同饮银浆凝结。
醉里归来,魂清骨醒,乍向层城别。
晓风吹袂,冷香犹带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