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本清贵,暮年厌时私。
偶闻远游讯,遂结良常期。
峥嵘破羌帖,掩抑誓墓辞。
朝贤未应悉,惟许蓝田知。
右军本清贵,暮年厌时私。
偶闻远游讯,遂结良常期。
峥嵘破羌帖,掩抑誓墓辞。
朝贤未应悉,惟许蓝田知。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之二。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右军本清贵,暮年厌时私”,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右军)为例,描述其出身高贵,晚年却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接着“偶闻远游讯,遂结良常期”两句,写王羲之听说远方有人邀请他出游,于是决定与友人约定长期出游,远离尘嚣。
“峥嵘破羌帖,掩抑誓墓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他对家族的承诺。破羌帖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一,而“誓墓辞”则是他为家族祖先立下的誓言。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王羲之在艺术与家族责任之间的抉择。
最后,“朝贤未应悉,惟许蓝田知”两句,暗示了王羲之的才华和决心可能不被当时所有贤士完全理解或认可,但他的朋友蓝田(可能是指某位知己)能够理解并支持他。整首诗通过王羲之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追求与社会期待之间矛盾的思考。
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中之刘侯。
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
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
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
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
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
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
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
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
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