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苍崖水外山,山头茅舍两三间。
夜窗明月来临卷,昼户清风为启关。
霞绮障秋惊老眼,酒红潮面发衰颜。
集英一梦如今觉,犹忆当时晓趁班。
翠壁苍崖水外山,山头茅舍两三间。
夜窗明月来临卷,昼户清风为启关。
霞绮障秋惊老眼,酒红潮面发衰颜。
集英一梦如今觉,犹忆当时晓趁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翠壁苍崖水外山,山头茅舍两三间”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地,是一处幽静的山中小屋,给人一种清贫而自在的感觉。
接下来的“夜窗明月来临卷,昼户清风为启关”则通过对比日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夜晚,明月照进窗内,如同一卷画卷般美好;白天,清风轻拂过门户,就像有人在开启一扇通向心灵的门。
“霞绮障秋惊老眼,酒红潮面发衰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感慨。霞光如织网般映照在秋天的山水间,让诗人的老眼感到惊讶;而酒精带来的脸色红润,也只能暂时掩盖岁月留下的痕迹。
最后,“集英一梦如今觉,犹忆当时晓趁班”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味。诗人曾在花间采集香气(集英),那是一场美丽的梦境,如今已经醒来,但依然怀念起那段悠扬的岁月,那时候的早晨,诗人可能参与了趁班之类的活动。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记忆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怀旧往昔的情感。
草堂住在深溪里,四面窗开玩清泚。
空翠长浮半壁阴,凉飙时傍虚帘起。
云收月堕吟幌明,雨过苔侵钓矶紫。
心閒野鸟自忘机,客至谈玄聊隐几。
高情澹荡付琴尊,有时落魄不冠履。
已知人境得蓬丘,恍若渔舟问桃水。
沧洲有约在投竿,白首何心怀帝里。
祗今方怜世态薄,逢君况值丘壑美。
荷衣蕙带或可纫,也向溪头拾芳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