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青山外,遥灯绿树中。
马蹄知熟路,人语杂回风。
台殿参差出,冠裳彷佛同。
穹碑犹入望,挥涕忆神功。
片月青山外,遥灯绿树中。
马蹄知熟路,人语杂回风。
台殿参差出,冠裳彷佛同。
穹碑犹入望,挥涕忆神功。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下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片月青山外”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月光洒在远处青翠山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接着,“遥灯绿树中”描绘了远处绿树丛中闪烁的灯火,增添了神秘与温暖的色彩。
“马蹄知熟路”暗示着过往行人频繁,道路熟悉,透露出历史的痕迹。而“人语杂回风”则通过风中传来的交谈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时光的流转。接下来,“台殿参差出”描绘了台阁宫殿高低错落,展现出昔日皇家或贵族的辉煌。
“冠裳彷佛同”一句,通过想象穿戴华丽服饰的人们,进一步强化了对往昔繁华景象的追忆。最后,“穹碑犹入望,挥涕忆神功”聚焦于一座高大的石碑,诗人凝视远方,不禁因碑文所记载的伟业而感伤流泪,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功绩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离离丘垄田,郁郁霜露思。
相隔二十年,旦暮一何悲。
中途涉万里,天幸复来归。
燕安此怀居,愧彼神与祗。
叔兮孝且友,见义能不疑。
上念先茔孤,亦闵乃兄痴。
护丧营大葬,勤苦我所知。
昨朝尺书来,殷勤咸及兹。
灯下展转读,涕泪沾裳衣。
父祔失临穴,子焉庸我为。
我非羽毛寄,饱食冥然飞。
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与子奉遗祀,没身以为期。
沙丘车过亡明镜,人头畜鸣自贤圣。
阿房殿里醉宫娃,赵高手中持国柄。
群雄云扰荡山东,邯郸却堕秦围中。
项王一战动天地,诸侯膝行趋下风。
割裂河山建侯国,天下畏威心不服。
只贪衣绣荣楚猴,岂识金刀得秦鹿。
楚歌一夜四面发,泣别虞姬歌数阕。
残兵牢落似晨星,独骑凌兢踏寒月。
乌江渡口方唤船,五侯追奔已江边。
苦道天亡非战罪,剑化壮气成飞烟。
君王雄武古无比,独无仁义谁相济。
向能忠计资范增,未必汉家能卜世。
谷城东头土一丘,悠悠遗恨何年休。
暖翠帘栊,烛光摇曳,百五韶光佳丽。
归燕依人,飞破炉烟香气。
过残寒、垂柳阴中,更绿到、阑干第几。闲倚。
看多情暮景,怀人触绪。向感瑶章枉寄。
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闺阁无双,笑掩女郎哪比。
漫回首、天际妆楼,想人在、银屏近底。帘外。
疏棂正淡月,夜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