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响应声,皎月形和影。
春到也须还,长红多紫啼条梗。
况有光风丽日,能消积雪繁霜,青女休言胜。
扶摇借便,请看天池发鹏兴。
人言强汉,治道夸文景。
谁能尧舜其君,远继阿衡圣。
富贵吾所自有,宰相时来则为,自不烦趋竞。
欲寻文会诗盟,得酒且相命。
虚堂响应声,皎月形和影。
春到也须还,长红多紫啼条梗。
况有光风丽日,能消积雪繁霜,青女休言胜。
扶摇借便,请看天池发鹏兴。
人言强汉,治道夸文景。
谁能尧舜其君,远继阿衡圣。
富贵吾所自有,宰相时来则为,自不烦趋竞。
欲寻文会诗盟,得酒且相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忆东坡(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
"虚堂响应声,皎月形和影":开篇两句营造出一个宁静幽深的夜晚场景,其中“虚堂”指的是空旷的厅堂,“响应声”则是月光下厅堂中的回音,而“皎月”、“形和影”进一步突出了月亮与清澈的水面相呼应的美丽画面。
"春到也须还,长红多紫啼条梗":这里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不失细腻之感的意象。春天的花朵繁盛,但在这繁华中也有着细微的变化。
"况有光风丽日,能消积雪繁霜":诗人描绘出温暖阳光和清新的春风,能够融化冬日的积雪与冰霜,这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美好写照。
"青女休言胜。扶摇借便,请看天池发鹏兴":这里“青女”可能指的是仙女或神灵,“休言胜”则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而“扶摇”、“借便”等字眼,则是诗人希望能够乘坐祥云,前往仙境观赏天池之美。
"人言强汉,治道夸文景。谁能尧舜其君,远继阿衡圣":这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怀念和向往,其中“强汉”、“治道”、“尧舜”等都是历史上的理想政治形态。
"富贵吾所自有,宰相时来则为,自不烦趋竞。欲寻文会诗盟,得酒且相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富贵是内在的,不需要过于争逐。而“文会诗盟”、“得酒且相命”则显示出诗人对文学艺术和朋友情谊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历史理想的追思,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与个人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