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其一》
《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0)
注释
才业:才华。
宁:岂能。
津:出路。
抟:展开。
纵:跃动。
壑鳞:山谷中的鱼。
褒山:地名,可能指某座著名的山。
竞秀:争相展示美丽。
枣岭:另一地名,可能也指山脉。
争新:焕然一新,展现活力。
珍重:重视,珍爱。
二三子:你们,指朋友。
诗骚:古代诗歌和辞赋。
古人:古代的文人。
翻译
才华横溢,岂能长久困于困境之中。
秋天来临,如同鸟儿展翅飞翔,春天回归,鱼儿跃动于山谷之水。
褒山展现出它的秀丽,枣岭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
珍视你们这些朋友,让我们一起追寻古人的诗歌和辞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王觉民简褒山因上人枣岭魏欣然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学业的自信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七行才业在,宁久困无津。"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才能十分自信,即使面临长期的困顿,也不会失去前进的方向。

"秋到抟风翼,春回纵壑鳞。"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换与山川景色的和谐统一,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情怀。

"褒山方竞秀,枣岭益争新。" 这两句则是对褒山和枣岭两个地点的赞美,通过“竞秀”和“争新”的动词,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些地方不断更新、永远青春的向往。

"珍重二三子,诗骚追古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二三子”)的情谊,以及通过吟咏诗词与古代文人精神相通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操。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凝怀堂

三吴巡露冕,数宇驻宵衣。

宝额悬瑶篆,凝怀揭妙机。

尽蠲尘虑扰,常守道心微。

展义将绳武,如临圣日辉。

(0)

上元灯词八首·其四

节事元宵大吏供,烟村兼可验民风。

予心更有思维处,德秀歌工若与同。

(0)

西直门外

视朝临法宫,趁晓策青骢。

岂不日咨政,曰此礼所宗。

石街路荡荡,柳陌烟濛濛。

已喜满叶露,将吹华黍风。

踰月未经郊外道,瞥眼流光入西颢。

早黍晚禾率已齐,下隰高田皆觉好。

自哂吾愁何太早,复思正亦不可少。

(0)

高克恭林壑高风

树态峰姿湿润凝,危亭趺坐悟南能。

轩轩漫道偏孤寂,太古林岚耐久朋。

(0)

御湖雨泛·其二

徐斟急洒意悠扬,面面珠帘那碍凉。

棹入荷丛浑不见,水晶宫里辟尘香。

(0)

张宗苍秋山霁色

浓翠间深红,秋光艳净空。

澄思才半刻,迥句得其中。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