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斟急洒意悠扬,面面珠帘那碍凉。
棹入荷丛浑不见,水晶宫里辟尘香。
徐斟急洒意悠扬,面面珠帘那碍凉。
棹入荷丛浑不见,水晶宫里辟尘香。
这首诗描绘了在御湖上雨中泛舟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湖面的静谧之美,以及舟行于荷丛中的神秘与清新。
“徐斟急洒意悠扬”,开篇即以“徐斟”和“急洒”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在雨中斟酒的情景,既表现了动作的节奏感,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意悠扬”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悠扬而自在。
“面面珠帘那碍凉”,通过“珠帘”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视线引向四周的景象,仿佛每一面都挂着晶莹剔透的珠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凉爽。
“棹入荷丛浑不见,水晶宫里辟尘香”,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巧妙地将“荷丛”比作“水晶宫”,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荷叶如水晶般透明剔透,更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同时,“浑不见”三字,强调了舟行于荷丛中的隐秘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之中。而“辟尘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新的感觉,仿佛整个空间都被一种纯净的香气所包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泛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纯净追求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江月微云外,街泥小雨馀。
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
羁雁同身世,新霜上鬓须。
明年更清绝,渔火对茅庐。
丈夫孰能穷,吐气成虹霓。
酿酒东海乾,累曲南山齐。
平生搴旗手,头白归扶犁。
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嘶。
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筑城天山北,开府萧关西。
万里扫尘烟,三边无鼓鼙。
此意恐不遂,月明号荒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