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名轩。
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
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
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
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名轩。
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
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
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韵二首奉寄府判真司令(其二)格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学问传承、道德修养以及教育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联“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名轩”,以“祖学”为根基,强调了学问传承的重要性,如同秤停一字,精准而不可忽视。这里“名轩”可能象征着学问的殿堂或高深的境界。
颔联“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德楷模的追求,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超越他人,如同孔子的后代一样,成为道德的典范。
颈联“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深入探讨了认识世界和自我认知的复杂性。这里的“格格”可能指的是事物的规则或规律,强调了理解和认识的细致与深入;“有无无有”则反映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难以言喻的哲学思考。
尾联“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表达了对知识传授和师道尊严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完全回报师恩的愧疚之情。这一联体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道德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蕴含了对学问、道德、教育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
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
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
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
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
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
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
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
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
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
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
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
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
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
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
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
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
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送王明府有龄入都即题其慈湖种花图》【清·姚燮】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jZn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