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宽于一亩宫,两溪无处不春风。
遥知篷下观书者,即是壶中卖药公。
啸隔沧洲声似虎,丹藏别室气如虹。
平生悔不谋深隐,蓑笠何时与子同。
一舸宽于一亩宫,两溪无处不春风。
遥知篷下观书者,即是壶中卖药公。
啸隔沧洲声似虎,丹藏别室气如虹。
平生悔不谋深隐,蓑笠何时与子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一艘宽大的书舟为载体,形象地展现了沈玉泉的生活方式。"一舸宽于一亩宫",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舟之宽敞,暗示了舟内藏书之丰富,也暗含了主人沈玉泉的博学多识。"两溪无处不春风",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沈玉泉的学问如同春风一般,吹拂到每一个角落。
诗人想象舟中的沈玉泉,一边阅读,一边行医,"遥知篷下观书者,即是壶中卖药公",将读书与行医结合,刻画出一个既有深厚学识又乐于济世的形象。接下来的"啸隔沧洲声似虎",通过比喻,形容沈玉泉的啸声豪迈,犹如虎啸山林,展现出他的个性和才华。"丹藏别室气如虹",进一步描绘了他的道家气息,暗示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在修炼上达到了高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向往,"平生悔不谋深隐,蓑笠何时与子同",表达了对沈玉泉隐居生活的羡慕,希望能与他共享这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沈玉泉的才情,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
积薪寝火汉公卿,烂额焦头城郭臣。
新沔精神开白日,三泉血泪湿初春。
旧闻撇难须男子,谁识先机有妇人。
添入开禧忠义传,拟将笄珥易冠巾。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
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
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
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