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唐述之赴廷对》
《送唐述之赴廷对》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

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

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

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tángshùzhītíngduì
sòng / wèilewēng

kuàizheqīngmíngruǎnbiānwěněryúnyān

便biànchíquánshǔshuāngtīngbīnchuán

zhòngsuǒwàngjūnjiēěrěrrénzhīhǎoyúnrán

láimíngxiàshìshìwányíngfànghǎipi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送别友人唐述之前往朝廷应试时所作。诗中以"快着青冥软玉鞭"描绘友人出行的豪迈与潇洒,形象生动,暗示其才华横溢。"稳骑騄耳踏云烟"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轻捷与自信,仿佛驾驭着神骏的马匹在云端漫步。

"便持全蜀无双誉"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极高评价,认为他在蜀地无人能及。"去听宾胪第一传"预祝他在廷对中取得优异成绩,位列第一。接下来的诗句"众所望君皆尔耳",表达了众人的期待和对友人的肯定。

诗人还以"人之好我岂云然"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并非单方面的好感,而是相互的认同。最后,诗人引用古人名言"古来名下无虚士",鼓励友人要有信心,因为真正的才子不会空有名声,而他的才华将在廷对中得到展现,就像"试玩盈科放海篇",意指友人将以卓越的表现如同江海之水般滔滔不绝。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鼓励和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才学的尊重。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次韵答詹成老谢密云龙之什

龙凤小团分禁户,往往称珍减前语。

元丰天子妙风雷,万古埃尘洒新雨。

壑源春贡识此心,不比豫州常枲纻。

卿云密密拥蜿蜒,御府仅能千百数。

匪颁台阁裁几人,恩逐味增沦骨髓。

帝乡仙去鼎湖空,井閟閤门犹玉乳。

龙髯虽在龙莫形,只有云留瑞民伍。

叶家所得最非常,好事殷勤始容取。

故人分赠不遐遗,怜我哀摧病方瘉。

莆阳英爽杳难攀,品目纵横谁捍禦。

仰惟笔削到茶经,亟以将诚归许与。

诗来寒谷歘然春,坐觉辉光满禾黍。

(0)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其五

并直仪曹前后厅,当檐种竹已青青。

平生不试南宫笔,可忍图公地下铭。

(0)

读蔺相如传赠李甥师蔺

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智不群。

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

(0)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典册尊徽号,钦崇焕德名。

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

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

(0)

和李巨川清风楼

祁阳要郡冠边州,池垒深高北控幽。

攲岸绿杨浮水面,衔山红日照檐头。

立功慷慨思投笔,鬻己卑污耻饭牛。

独使燕然铭汉德,百年忠愤遣人愁。

(0)

句·其二

万里碧云开暮色,一条银汉在秋天。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