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疑鱼托石,我谓石为鱼。
持以赠君子,端能辟蠹书。
无情逐波浪,有此璠与玙。
坐得江湖意,萧然亦起予。
人疑鱼托石,我谓石为鱼。
持以赠君子,端能辟蠹书。
无情逐波浪,有此璠与玙。
坐得江湖意,萧然亦起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鱼石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鱼”与“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看待事物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感慨。
"人疑鱼托石,我谓石为鱼。"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即别人认为鱼躲藏在石头下,而诗人却坚信那石头其实是鱼。这不仅反映了对待事物应持有的客观态度,也暗示着世人的认知往往容易被表象迷惑。
"持以赠君子,端能辟蠹书。"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这种认识和理解传达给有识之士,以此来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和误解。
"无情逐波浪,有此璠与玙。" 这里“无情”指的是不受世俗情感影响的客观事物,“璠”和“玙”都是古代珍贵的玉石,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和清醒认识。
最后两句"坐得江湖意,萧然亦起予。" 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获得灵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进而激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欲望。
整首诗通过对“鱼”与“石”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希望以清醒的眼光看待世间万象的愿望。
陶公卧柴桑,人谓隐者流。
尚友予品之,乃是夔龙俦。
生也逢不辰,版筑谢形求。
紫凤虽衔书,岂与燕雀游。
出处镜宣尼,圣矩自昭由。
洁身远氛世,匪曰斗酒谋。
长抱无风云,梁甫写悲讴。
虽云死饥饿,孔乐亦已酬。
少有岩壑性,翘旌不可移。
心骇云台宅,愿逸霞林居。
晨兴咏薖轴,春赏下招提。
凌湖散幽趾,属岛登青梯。
今栽非昔萼,新宫仍往基。
峙澜出中浩,列嶂环众奇。
萧榛恻墟陇,高尚企襟期。
玄阴错澄流,朱纬杂芳吹。
龙盘天海惬,凤谢罻罗宜。
景尔徵士踪,写唱感踟蹰。
美女嗟有行,高族而奉嫔。
光承庆云覆,惠沾君子春。
葛藟托樛木,蔓延寄微身。
重施惧薄德,履冰若无垠。
女史川流训,义方宪其身。
蒸尝奉秋冬,洒扫执昏晨。
运命值奇薄,天不悔灾迍。
蕙阁忽捐背,荣华丧良人。
素帱释玄帐,苫席易锦茵。
行哭口呜咽,况览箑与巾。
惨悴含蛾眉,提抱孤孩亲。
引忍停弱子,低回竟谁陈。
神宇凝残烟,灵衣栖游尘。
暧暧空闺暮,杳杳日西湮。
敛翼鸡登栖,散飞雀归楹。
彷佛目畴昔,倾耳追平生。
安厝飞旐往,星驾龙輀征。
逶迤轮按轨,局顾马悲鸣。
形影晞几筵,魂爽驰丘茔。
长夜何悠悠,梦思通精诚。
寒宵目炯炯,流枕涕交横。
儡儡红颜悴,素镜见之惊。
屡怀黄泉游,暂存空床形。
肃清奉虚坐,独言听孤声。
逝者日以远,四时不言行。
桃李初辞芳,菡萏忽浮英。
秋风萧萧至,振条松桂林。
共姜蹈明誓,柏舟咏清吟。
茫然沧海波,尔愁不足深。
《独处愁一首》【明·黄省曾】美女嗟有行,高族而奉嫔。光承庆云覆,惠沾君子春。葛藟托樛木,蔓延寄微身。重施惧薄德,履冰若无垠。女史川流训,义方宪其身。蒸尝奉秋冬,洒扫执昏晨。运命值奇薄,天不悔灾迍。蕙阁忽捐背,荣华丧良人。素帱释玄帐,苫席易锦茵。行哭口呜咽,况览箑与巾。惨悴含蛾眉,提抱孤孩亲。引忍停弱子,低回竟谁陈。神宇凝残烟,灵衣栖游尘。暧暧空闺暮,杳杳日西湮。敛翼鸡登栖,散飞雀归楹。彷佛目畴昔,倾耳追平生。安厝飞旐往,星驾龙輀征。逶迤轮按轨,局顾马悲鸣。形影晞几筵,魂爽驰丘茔。长夜何悠悠,梦思通精诚。寒宵目炯炯,流枕涕交横。儡儡红颜悴,素镜见之惊。屡怀黄泉游,暂存空床形。肃清奉虚坐,独言听孤声。逝者日以远,四时不言行。桃李初辞芳,菡萏忽浮英。秋风萧萧至,振条松桂林。共姜蹈明誓,柏舟咏清吟。茫然沧海波,尔愁不足深。
https://shici.929r.com/shici/YXJh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