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栈已停熏,银蜡仍销焰。
共影守残更,相惜还相厌。
蕉萃此时心,郎定无由见。
独有夜啼乌,仿佛闻微叹。
紫栈已停熏,银蜡仍销焰。
共影守残更,相惜还相厌。
蕉萃此时心,郎定无由见。
独有夜啼乌,仿佛闻微叹。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生查子·其二》别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深夜离别的画面。"紫栈已停熏",暗示着旅途的结束,薰香袅袅,气氛已然凝重;"银蜡仍销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蜡烛燃烧殆尽,象征着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消磨。
"共影守残更",诗人与对方相伴度过漫漫长夜,只有彼此的影子为伴,表达了深深的相依与无奈;"相惜还相厌",揭示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既有着对彼此的深深眷恋,又因即将分离而滋生出厌倦与矛盾。
"蕉萃此时心",比喻诗人内心如芭蕉般憔悴,情感煎熬难以言表;"郎定无由见",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遗憾和对对方的理解,明白对方此刻的难言之隐。
最后两句"独有夜啼乌,仿佛闻微叹",以乌鸦的夜啼声作结,寓言般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低沉哀叹,仿佛能听见远方传来的幽幽叹息,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望天低野悄,一半寒林,红入新霜。
伫立生秋思,只淡烟未夕,水气先凉。
山楼下临蔬圃,蝶影落西墙。
有野客乘高,山翁挈秋,来趁重阳。茫茫。
远凝目,写澹霭无边,雁路秋长。
旧日偕游处,问草仍故绿,菊为谁黄。
此日虹桥闲步,众里独回肠。
看杨柳含愁,灯光催客归棹忙。
挑菜余寒,载尊俎、共觅南朝陈迹。
何处修竹,荒祠便娟弄春色。
垂柳暗、轻烟散入,忍重问、五侯坊宅。
曲理哀弦,文搜败箧,都付悽恻。
记夔府、啼鴂催归,又飞雨朝来下征驿。
输与暗尘千里,数年年游屐。
春渐远,巢痕换也,算再来、燕子如客。
那更斜日东城,有人愁寂。
江上雁绳斜,酒初阑、早又断肠今夕。
无语咽寒云,漂零久、忍问西湖消息。
六桥烟月,那时曾弄梅边笛。
落叶如潮秋寺晚,都是梦中游历。
而今蕉萃南朝,算斜阳燕子,似曾相识。
莫更上离亭,荒烟外、残柳丝丝愁织。
重逢记得,蘼芜一抹伤心碧。
只恐镫凄疏雨夜,瘦损茂陵词客。
墨痕谁识当年稿,曾经劫灰三度。
荡桨呼鸥,携筇策蹇,惯向斜阳来去。无言自语。
引微妙天机,欲吞还吐。
如此湖山,有人悄立断桥路。摊笺只应闭户。
诗成高唱罢,水袂飘举。
酒绿浇愁,灯红煮梦,好住烟波深处。奚囊满贮。
便清响时闻,一瓢风雨。老屋低檐,个中吟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