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扬舲发,天门入望遥。
云开朝霁雨,水净晚归潮。
野色千村尽,江声万里涛。
平生忠信在,稳渡木兰桡。
风正扬舲发,天门入望遥。
云开朝霁雨,水净晚归潮。
野色千村尽,江声万里涛。
平生忠信在,稳渡木兰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顺风渡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宁静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首联“风正扬舲发,天门入望遥”,开篇即以“风正”二字点明了航行的条件,风力适中,帆船平稳出发,向着远方的天门山进发,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旅程的顺利与期待。
颔联“云开朝霁雨,水净晚归潮”,通过“云开”、“朝霁雨”、“水净”、“晚归潮”四个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云雾散去,天空晴朗,江面波光粼粼,傍晚时分潮水退去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清明。
颈联“野色千村尽,江声万里涛”,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江面延伸至广阔的乡村田野,再由近及远,直至“万里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观之中。这里的“野色”与“江声”相互映衬,既有静谧的乡村景色,又有壮阔的江水波涛,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尾联“平生忠信在,稳渡木兰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秉持忠诚信义的自信与自豪。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即使面对风浪,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稳稳地驾驭着木兰舟,安全渡过。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内心的坚定与从容,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
放轻舟,短长堤畔。玉聪金勒谁跨。
水痕已减三篙绿,幅幅柔蓝不泻。
秋去也,只睡里、烟鬟山色仍如画。段家桥下。
看枫叶霜乾,芦花雪冷,衰柳不堪把。
湖光好,何必深春浅夏。四时风景都雅。
飞飞鸥鹭疏疏影,难认荷湾菱汊。
归未舍,但红了斜阳,是处钟初打。碧琉璃瓦。
看古寺僧还,佛楼梵起,楼外暮云亚。
珠眉月面,记前身、是否散花天女。
寂莫琳宫清梵歇,人在最深深处。
一缕凉烟,四围冷翠,几阵潇潇雨。
剪灯人倦,鹤房仙梦如煮。
恰好写到黄庭,画成金粟,总合天真趣。
疏竹芳兰传色相,不似谢家风絮。
香火因缘,语言文字,唱绝云山侣。
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
燕娇莺懒,正愁晴怨雨,纹窗深闭。
撩乱春光三月暮,处处袭人花气。
力弱萍飘,情深絮泊,做就相思味。
横琴曲罢,旧时怀抱堪寄。
还把一卷新词,柔肠宛转,叹新声难倚。
瞥见风筝天外影,悄共离魂飞起。
桃绶拖红,苔钱砌绿,犹惹深深意。
竹间烟袅,不知茶熟还未。
南苑红飞,西楼绿嫩,越溪人浣轻纱。
柳枝摇曳,为学舞腰唦。
望断蘼芜青处,有山色、一碧无涯。
凭栏看,忘忧簇簇,花影上衣摩。
人生能几许,貂裘换酒,鹦鹉供茶。
恁何须宝马,不藉香车。
算是良辰美景,已开残、玉洞桃花。
平生事,从头谁说,独自叹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