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浮云捲帝青,腰閒流水卧青萍。
发挥孔孟真三代,补葺嬴刘破六经。
理义本心如皦日,词章末伎谩流萤。
独嗟弱步跻长阪,百岁期程过五亭。
窗外浮云捲帝青,腰閒流水卧青萍。
发挥孔孟真三代,补葺嬴刘破六经。
理义本心如皦日,词章末伎谩流萤。
独嗟弱步跻长阪,百岁期程过五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和蒋成甫见贻生日韵(其一)》。诗中以窗外浮云和流水青萍为背景,寓言性地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孔孟之道的推崇和对治学的严谨态度。诗人认为,应该深入挖掘和发扬孔孟的真谛,使之贯穿于三代以来的文明传承中,并批判性地修正秦汉以来的儒家经典,尤其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政策。
"发挥孔孟真三代,补葺嬴刘破六经"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革新精神。他强调内在的道德伦理(理义)如同明亮的日光,而文学辞章则被视为次要的艺术表现(末伎),犹如闪烁的萤火虫。
最后两句"独嗟弱步跻长阪,百岁期程过五亭",诗人感慨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艰难攀登,虽然步履维艰,但仍然怀揣百岁之志,期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走过更多的知识高峰,表达了他对学术追求的坚韧不拔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
夏君设酒当除夜,相逢总是客同舍。
七千里外得四人,三百六旬尽一斝。
游人莫作岁暮悲,天工此日暂相假。
犹有亲友共呼欢,向须契阔独嗟讶。
愧余当歌不能放,悲余当酒不能下。
绿樽华发两相催,烛光星烂复交射。
久坐共听漏声稀,归来惟有霜风迓。
呼奚独掩小柴扉,寂寥灯前泪参差。
兰蕙感秋风,馀芳人所采。
蔓草不择时,日劳盈车载。
分其贵贱姿,不为爱憎改。
草木妒兰生,兰因惧草浼。
滋锄失其宜,空谷徒相待。
独坐有幽人,起对孤情倍。
日暮叹芳微,千载琴歌在。
雨来深睡添,风过激涛泻。
无计遣程悠,只此销愁惹。
北窗未有期,扁舟聊焉且。
欹枕恣流中,鼓腹随康野。
青山结善邻,云霄庇广厦。
寤寐矢弗谖,昼夜真不舍。
劳生叹奔驰,兹缘良艰假。
时从一体变,方知万事扯。
恍惚妙玄门,于徐饶至冶。
种种百年尘,于斯归砾瓦。
一卧破三春,安知春欲夏。
日月尚非忧,而况浮云者。
所求思为无,先觉心欲寡。
千代羲皇上,百代蒙漆下。
漠漠许神交,栩栩一臂把。
葛天有遗民,惟我或是也。
我徂及隆冬,挺矗一孤松。
今归春晼晚,百卉竞芳容。
断肠桃李花,处处伤心逢。
缤菲宁不艳,零落早相从。
凯风催菡萏,秋水欲芙蓉。
时物纷相逼,驰莽竟何终。
悠悠来永叹,含情向谁封。
终羡后凋质,偃蜷出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