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徂及隆冬,挺矗一孤松。
今归春晼晚,百卉竞芳容。
断肠桃李花,处处伤心逢。
缤菲宁不艳,零落早相从。
凯风催菡萏,秋水欲芙蓉。
时物纷相逼,驰莽竟何终。
悠悠来永叹,含情向谁封。
终羡后凋质,偃蜷出寒峰。
我徂及隆冬,挺矗一孤松。
今归春晼晚,百卉竞芳容。
断肠桃李花,处处伤心逢。
缤菲宁不艳,零落早相从。
凯风催菡萏,秋水欲芙蓉。
时物纷相逼,驰莽竟何终。
悠悠来永叹,含情向谁封。
终羡后凋质,偃蜷出寒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以“孤松”为象征,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隆冬时节,孤松独立挺拔,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到了春日,百花争艳,桃李花虽艳丽却也难免零落,与孤松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感叹自然界万物更迭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断肠桃李花,处处伤心逢”,诗人通过桃李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之情。“凯风催菡萏,秋水欲芙蓉”,则展现了自然界季节变换的规律,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流转。最后,“悠悠来永叹,含情向谁封”,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向往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梯云数千级,忽登秦峪顶。
群壑马蹄下,商颜尚延劲。
风过虎气腥,山荒草木警。
民脂竭土祠,落日丹青冷。
射矢黄沙冈,鸣钲药子岭。
百里多陶烟,十人九垂瘿。
下鞍问疾苦,农樵意自聘。
刺史政不苛,安居乐乡井。
夜黑月未上,灯火散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