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落虚牖,坐对龙山峰。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
苍翠落虚牖,坐对龙山峰。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月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坐在窗前,面对着远处的龙山峰,忽然间,他看到峰顶挂着一轮明月,而月光又映照在溪水之中,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格外幽静。月光高悬,星空似乎也变得淡然,溪流中的倒影更加清晰。这样的环境让人心境宁静,尘世的烦恼仿佛都被屏蔽了。诗人感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异常悠闲,甚至有种超脱世俗的感觉。他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几乎忘记了自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这样的夜晚,除了偶尔传来远处的钟声,别无他物,这钟声似乎来自云端,更增添了这份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月夜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之美。
太室拱四岳,洪河落九天。
山川久不神,萧条六十年。
赤兔奔啸月,紫鸾翔礼山。
屹如瞻二华,可望不可攀。
豪气带湖海,微言参闽关。
同工而异曲,枘凿谁方圆。
渔洋老尚书,今之欧阳韩。
渊云皆后起,咳唾分媸妍。
喟然称二子,何李崛后先。
联镳复对宇,此事古所难。
一顾遇伯乐,驽马心亦安。
勿嫌屈指吝,雅欲别萧兰。
如何千虑失,厕我二子间。
左提与右挈,鼎足峙中原。
汝坟两舍迩,哲匠愧比肩。
吹竽滥南郭,贻笑固其端。
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
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
一叶剪过烟波湾,登楼凭遍十二栏。
忽飞凉雨溅衣湿,白浪高于黄鹄山。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
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
醉拟横将铁笛吹,归向仙人借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