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
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
一叶剪过烟波湾,登楼凭遍十二栏。
忽飞凉雨溅衣湿,白浪高于黄鹄山。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
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
醉拟横将铁笛吹,归向仙人借黄鹤。
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
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
一叶剪过烟波湾,登楼凭遍十二栏。
忽飞凉雨溅衣湿,白浪高于黄鹄山。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
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
醉拟横将铁笛吹,归向仙人借黄鹤。
这首清代魏坤的《登黄鹤楼》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色。首句“江声已吞大别口,束之不住复东走”展现了江水奔腾不息的气势,如同大别山口被其吞没,无法阻挡其向东流去。接下来的“怒涛万顷天风号,沙岸日斜鼍欲吼”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江浪翻滚、涛声如雷,仿佛天风在怒吼,沙滩上的鼍龙也似乎要呼应这壮阔景象。
诗人乘船经过“烟波湾”,在楼上倚栏远望,“一叶剪过”形象地写出船只穿行于江面的轻盈。忽然间,一阵凉雨打湿衣襟,江浪之高甚至超过了黄鹄山,这样的画面富有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山川满眼来萧索,吟鬓低垂且孤酌”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山水的寂寥与孤独,他独自饮酒,沉思吟咏。最后两句“青莲毕竟非仙才,崔颢题诗不敢作”以李白和崔颢两位唐代诗人的才情为典故,暗示自己虽然才华不及,但仍想借酒壮胆,醉后吹笛,希望能像仙人那样乘鹤归去,寄托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