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十首·其四》
《杂诗十首·其四》全文
宋 / 李涛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深岩有老翁,庬眉须鬓雪。

夜半呼我名,授我微妙诀。

字画古籀样,体势讹复缺。

双眸忽烱烱,须臾竟披阅。

至今得其传,心会口难说。

(0)
注释
深岩:深山的岩石。
老翁:年老的男子。
庬眉:宽大的眉毛。
须鬓:胡须和鬓发。
雪:形容白发如雪。
夜半:半夜时分。
名:名字。
微妙诀:高深的秘诀。
字画:文字和图案。
古籀样:古代籀文的样式。
讹复缺:错误或缺失的部分。
双眸:双眼。
烱烱:炯炯有神的样子。
披阅:翻阅查看。
至今:直到现在。
心会:内心领悟。
口难说:难以用言语表达。
翻译
深山岩石中住着一位老翁,他的眉毛宽大,胡须和头发都已如雪白。
他半夜叫出我的名字,传授给我高深的秘诀。
秘籍上的文字古老似籀文,结构奇异且有些缺失。
他目光炯炯,片刻之间就将秘籍全部解读。
如今我虽得到了这门技艺,但内心领悟却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深山中,面容苍老、鬓发如雪的形象。夜半时分,他呼唤诗人的名字,将一套微妙的修炼秘诀传授给诗人。这套秘诀以古老的文字形式出现,但其结构和韵味却有些讹异和不完整。老翁双眼闪烁着光芒,几乎在瞬息间就将这些秘诀浏览完毕。直到现在,诗人才得以传承这种修炼之法,但内心的感受却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首诗充满了神秘和仙气,通过对老翁形象的描绘,以及夜半传授秘诀的情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自然与道的意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精神修炼的敬畏之心和难以言说的个人体验。

作者介绍

李涛
朝代:唐   籍贯:长沙(今属湖南)

生卒年不详。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猜你喜欢

杨柳枝·其三

独于高处接阳和,占得春风分外多。

须信繁华易摧折,不如柔弱拂江河。

(0)

端午东湖观竞渡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0)

句·其一

洞户千年叫不开,白云无主自徘徊。

(0)

生查子·其一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

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

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

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0)

飞雪满群山·其一又名扁舟寻旧约

冰结金壶,寒生罗幕,夜阑霜月侵门。

翠筠敲竹,疏梅弄影,数声雁过南云。

酒醒敧粲枕,怆犹有、残妆泪痕。

绣衾孤拥,馀香未减,犹是那时熏。

长记得、扁舟寻旧约,听小窗风雨,灯火昏昏。

锦裀才展,琼签报曙,宝钗又是轻分。

黯然携手处,倚朱箔、愁凝黛颦。

梦回云散,山遥水远空断魂。

(0)

念奴娇·其一癸巳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登金石台作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

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

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

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

北阙西江君赐远,难得一枝来到。

莫话升沈,且乘闲暇,赢得清尊倒。

饮酣归暮,浩歌声振林杪。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