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
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
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浑不似,初相识。
寒暄语,何须说。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
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
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
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
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浑不似,初相识。
寒暄语,何须说。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
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
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薛夫人的深厚友谊。开篇“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以兰花和金荃(一种香草)为喻,表达了对薛夫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了对佳句的探讨。接着,“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一句,运用了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的典故,暗示了薛夫人如同国色天香一般,令人倾倒。
“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则表达了词人对薛夫人多年来的关注与欣赏,以及她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深入阅读与思考的转变。“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中,“阿母”可能指的是薛夫人的母亲,而“瑶台”则象征着仙境,这里表达了薛夫人与母亲共同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愿望。
下半阕“浑不似,初相识。寒暄语,何须说”表达了词人对薛夫人性格的赞赏,认为与她相处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寒暄,而是能够深入交流。“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表达了词人希望与薛夫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期待着无尽的深谈。
“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窗外的雨像是在催促春天离去,同时也暗示着与薛夫人相聚时光的短暂与珍贵。“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则表达了即使分别后,词人仍对这段友情念念不忘,期待再次相会。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与薛夫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友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召伯蔽芾余甘棠,咏歌千载流芬芳。
今之王翁古召伯,三吴有棠仅十霜,其荫已足笼丘冈。
上有一双白头鸟,相与宛转啼春阳。
问谁者图吴周昉,拟借诗史献寿昌。
此物虽微感星气,不与凡鸟同摧藏。
百舌能见谗,要自非我匹。
凤皇故自尊,竹实非我食。
安期东海枣已丹,王母西池桃更碧。
白头鸟,不足招,召伯之棠,不足栽。
王翁兮王翁,且偕樊夫人,共登旸湖之上,超然拍手呼鸾叩月窟,是时金粟丛丛开。
桂浆吸罢不饥渴,揽辔下仪娄江隈。
娄江父老俱白头,依依棠树傍,跪称万年杯。
王翁不乐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