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燕鸿异,逍遥鹏鴳同。
古交千载上,馀论六经中。
瓜渚茅檐月,芜城柳岸风。
寸心谈未了,棹士莫匆匆。
来往燕鸿异,逍遥鹏鴳同。
古交千载上,馀论六经中。
瓜渚茅檐月,芜城柳岸风。
寸心谈未了,棹士莫匆匆。
这首诗通过对比燕鸿与鹏鴳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不同人生轨迹的共存与和谐。"来往燕鸿异,逍遥鹏鴳同",燕鸿与鹏鴳,一个在天空自由飞翔,一个在水中悠然游弋,看似迥异的生活方式,却在诗人眼中找到了共通之处——自由与逍遥。这种对比,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与文化,"古交千载上,馀论六经中",指出深厚的友谊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跨越千年,连接古今,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
最后两联,"瓜渚茅檐月,芜城柳岸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洒在瓜渚上的茅屋,微风吹拂过芜城岸边的柳树,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寸心谈未了,棹士莫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文化、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风描碧髓,露染璃酥,应是天工巧。二分春早。
争炫出,楚楚缃花清峭。疏香吹到。
正竹里、炉烟袅袅。比他代,醉绿昌明,沁诗脾更好。
也学千双淡扫。对清人宫树,倍争窈窕。云魂月貌。
单只是,不夜鹤心知道。徘徊绝倒。
吴淞创、锡嘉名妙。可能低唱斗茶歌,赚周郎不晓。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