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斋头十九首,一首一颗珠光流。
平陵颇梨吐五色,欲与舍利俱千秋。
骊龙有颔那可采,罔象无心翻见投。
爝火自来难斗日,丰城双剑黯然愁。
君家斋头十九首,一首一颗珠光流。
平陵颇梨吐五色,欲与舍利俱千秋。
骊龙有颔那可采,罔象无心翻见投。
爝火自来难斗日,丰城双剑黯然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宗良王孙摩尼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座名为摩尼庵的寺庙及其珍宝——摩尼珠的华美与神秘。
首句“君家斋头十九首,一首一颗珠光流”以“君家斋头”的场景引入,暗示摩尼庵内藏有珍贵之物,如同斋头摆放的十九首珠光闪耀的诗篇,每一首都蕴含着独特的光芒。接着,“平陵颇梨吐五色,欲与舍利俱千秋”将摩尼珠比作平陵颇梨,其色彩斑斓,与佛教圣物舍利并列,预示着永恒与神圣。
“骊龙有颔那可采,罔象无心翻见投”两句则通过骊龙与罔象的典故,表达了对摩尼珠难以触及、神秘莫测的感慨。骊龙象征着深海中的珍宝,而罔象则是传说中的怪兽,此处用以形容摩尼珠的不可捉摸与超凡脱俗。
“爝火自来难斗日,丰城双剑黯然愁”最后两句,通过爝火与太阳、丰城双剑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摩尼珠的非凡光芒与内在价值。爝火虽能照亮一时,但无法与太阳争辉;而丰城双剑虽为宝物,却在摩尼珠的光芒下显得黯淡无光。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摩尼珠的非凡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之情。
束书出城闉,来住溪上宅。
五年丧乱中,奔走身如客。
今春复远游,相望远东北。
冷况虽萧条,文会多旧识。
我亦曾相从,湖海念畴昔。
仄闻风月佳,无由分半席。
书楼敞高明,远对群峰碧。
主人颇閒暇,登陟时整屐。
君今喜赋归,溪深鲜可食。
世道尚艰危,幸此居山泽。
临风接清谈,逍遥寄兹夕。
客来田家当六月,主人相留树边歇。
呼儿牵马饮清泉,厨里新浆解君热。
郎君出城几日前,城中米价今几钱。
昨夜南村三尺雨,不知还到城濠边。
勿厌侬家茅屋小,棘门新编土墙绕。
明朝早饭莫匆匆,鸡鸣送君出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