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僧行脚而携诸名士卷乞诗因赠之》
《北僧行脚而携诸名士卷乞诗因赠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参方一钵信心行,祗为诗编锡不轻。

时至世尊须乞食,古来菩萨也求名。

新怜江左多贫里,旧诧燕中有化城。

千品莲花随事诵,劝师须是断无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北行乞食,携带名士卷子请求题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禅意与文雅的交织,展现了僧人修行与文人雅集的和谐共融。

首联“参方一钵信心行,祗为诗编锡不轻”,开篇即点出僧人以信心为行,以诗编为伴,锡杖不离身,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里的“诗编”不仅指书籍,也暗含了诗人身份,暗示僧人与文人之间的深厚联系。

颔联“时至世尊须乞食,古来菩萨也求名”,运用了佛教故事的典故,将僧人的乞食行为与佛祖、菩萨的形象相联系,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对名声的追求,既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颈联“新怜江左多贫里,旧诧燕中有化城”,通过时空转换的手法,描绘了僧人沿途所见的景象和感受。一方面,他关注于江左(泛指江南)的贫困,体现了慈悲为怀的菩萨精神;另一方面,对燕中(可能指北方地区)的化城(佛教中的比喻,指能引导众生解脱苦难的地方)表示赞赏,显示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尾联“千品莲花随事诵,劝师须是断无明”,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僧人修行过程中对佛法的诵读与实践,以及对消除无知(无明)的追求。这里的“千品莲花”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与解脱,鼓励读者(或听者)跟随僧人的脚步,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僧人北行乞食的生活片段,更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与文人雅趣的融合,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猛虎行

朝宁采薇食,夕宁择木栖。

不从巢父死,不作夷齐饥。

北山好采樵,崎岖山路遥。

南山堪折薪,白额虎班文。

嗟哉兽相食,天道何足论。

(0)

尚古六首.四公子不可一观·其五

强秦方虎视,豕羊关外侯。

当时四公子,无忌独有忧。

相从夷门监,解赵使秦羞。

胜也敢言事,徒以豪举收。

春申土木人,文亦鸡狗流。

局蹐四关道,日为三窟谋。

馀子既碌碌,哀哉魏自掊。

信陵亦甘弃,终于酒色休。

(0)

代淮南王

淮南王,立小山,八公相见尽童颜。

不愿大藩愿大年,八公右左语丹玄。

语丹玄,指仙经。

天地大文不可明,阴阳百六妒虚清。

紫房彩女色如神,朝朝暮暮倚君身。

倚君身,结君臂。为云为水,从君至西。

日难升,秋难夏,金风飒飒吹长夜。

(0)

圣人出·其四

圣人出,如日升。何人斯,而倚冰。我欲往,其将能。

(0)

客居

居杂东人合浦傍,海深春月混微茫。

一身过懒行还卧,两鬓禁愁短又苍。

窗迫不妨风雨剧,地蒸先爱水云凉。

婆娑自怪无家客,怅指西平是故乡。

(0)

游馀仙洞

石壁倚崔嵬,临流小洞开。

纡盘穿竹径,高下陟云堆。

远俗浑无暑,淩空却有台。

开山谁氏者,俯仰重徘徊。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