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其二》
《山居·其二》全文
宋 / 释法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陌]韵

雪覆乔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虚碧。

采樵人立渡头寒,极目圆蟾为谁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雪景的静谧与纯净之美。首句“雪覆乔林同一色”,以“雪”为主角,覆盖了高大的树木,使得整个森林呈现出一片洁白无瑕的景象,仿佛世界被一层纯净的白色所包裹,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受。

接着,“清光上下含虚碧”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山林的氛围。这里的“清光”指的是雪后的阳光,它在雪地和天空之间反射,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清澈的光芒。“虚碧”则形容了天空的深邃与清澈,与地面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采樵人立渡头寒”描绘了一位伐木者站在渡口的情景,尽管环境寒冷,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工作。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劳动者的坚韧与执着精神。

最后一句“极目圆蟾为谁白”以月亮作为收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想象着满月在雪地上映照出的银白色光芒。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赋予情感色彩,似乎在为这雪白的世界增添一份温柔与神秘,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雪景的壮丽与静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释法成
朝代:宋

释法成(一○七一~一一二八),俗姓潘,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祝发后于吴兴金山广法院事本觉法真守一禅师,后十九年至随州大洪山师芙蓉道楷禅师。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传法香山,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住持汴京净因禅院,后住镇江焦山普济禅院,晚归广法禅院。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事见《北山集》卷三二《宋故焦山长老普證大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八首。
猜你喜欢

山居·其二

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

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山。

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往字

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

繄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

风尘岂不劳,道义成心赏。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0)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

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

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0)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

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立朝鸣佩重,归宅典衣贫。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

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

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

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0)

投时相十韵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众中常杜口,梦里亦吟诗。

失计辞山早,非才得仕迟。

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残钟残漏晓,落叶落花时。

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

省署随清品,渔舟爽素期。

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

(0)

梓潼岁暮

江城无宿雪,风物易为春。

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老吟穷景象,多难损精神。

渐有还京望,绵州减战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