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
《故少师从翁隐岩别墅乱后榛芜感旧怆怀遂有追纪》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

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立朝鸣佩重,归宅典衣贫。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

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

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

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0)
注释
风骚:指文采和才情。
清尘:比喻高尚品德。
闺阃:内室,女子居住的地方。
搢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士大夫。
丝纶:古代传达皇帝命令的丝带,象征权力。
蓬壶籍:仙境般的隐居生活。
社稷臣:为国家利益忠诚服务的大臣。
大仪:朝廷的礼仪制度。
东辖:东方的管辖区域。
姚监比:将某人与姚监相提并论。
段卿:另一位亲近的人物。
陶钧:比喻掌握权柄的人。
丧乱:战乱。
屈复伸:形容命运起伏不定。
翻译
风骚作为主人,世俗仰慕其清高。
深藏不露的行为赢得闺阁尊重,光明真诚感动士大夫。
在显赫位置周旋,内外事务都掌控着重要信息。
在仙境般的生活中,忠诚是为国家效力的臣子。
朝廷威严如高墙,东部管辖秩序焕然一新。
听到美德就开口赞扬,并非只为自身。
在朝堂上佩带沉重的官饰,回家却贫穷简朴。
半醉中欣赏傍晚的花朵,午餐时烹饪春天的蔬菜。
晴朗的平台伴随鹿群,幽静的别墅与僧侣为邻。
理论知识清晰高远,学生得到李频的教诲。
药香沾染笔墨,竹色染绿衣巾。
寄情于云鹤的老者,骑驴来访的宾客。
近来将您比作姚监,与段卿关系亲密。
落叶堆积路边,雪后煮茶的薪柴迟到。
著作难以留存,但无人能替代您的影响力。
战乱时代变化多端,追忆往事已成过往。
浮华再次兴起,高雅正直却日益沉沦。
家族宗族如今何在,长久以来的依靠从未改变。
七棵松树无影无踪,双眼泪水更添悲伤。
欣慰的是门前英才辈出,近年来命运起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怀念。全诗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顾,以及对现实乱世的无奈感慨。

“风骚为主人,凡俗仰清尘。” 开篇即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风作为主人,普通人只能仰望那份清高脱俗的生活状态。

“密行称闺阃,明诚动搢绅。” 诗中多处使用了古代官职名称,如“闺阃”指宫门,“搢绅”乃是束缚之意,这里暗示了一种对封建礼制的遵循与维护。

“周旋居显重,内外掌丝纶。” 周旋可能指的是宦官或高级官员,他们在朝堂上下都握有权力,能左右政事。

“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以及作为臣子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接下来几句,“大仪墙仞峻,东辖纪纲新。闻善常开口,推公岂为身。” 描述了一种修筑高墙以守护礼制的行为,以及对于德行高尚者的推崇,这些都是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立朝鸣佩重,归宅典衣贫。” 诗人在朝堂上佩戴着沉重的玉佩,而回到家中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反映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是对平淡生活的一种向往。

以下几句,“晴台随鹿上,幽墅结僧邻。理论知清越,生徒得李频。” 描述了诗人在晴好的高台上与鹿为伴,与远方的和尚邻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药香沾笔砚,竹色染衣巾。” 这两句通过对物质生活中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享受与融入。

“寄鹤眠云叟,骑驴入室宾。” 诗人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远行的大雁,自己则乘坐驴子进入家中,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近将姚监比,僻与段卿亲。”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名人的比较和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个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叶积池边路,茶迟雪后薪。” 描述了一种幽静的田园生活景象,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平和安宁。

“所难留著述,谁不秉陶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对理想君主的期待。

最后几句,“丧乱时多变,追思事已陈。浮华重发作,雅正甚湮沦。” 表现了诗人对于乱世的无奈和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文学创作上的沉痛与复杂情感。

“宗从今何在,依栖素有因。七松无影响,双泪益悲辛。” 诗人追问着古代圣人的去向,以及自己隐居的缘由,并通过七松无变化来比喻自己的孤独和哀伤之情。

“犹喜于门秀,年来屈复伸。” 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能够在心中保持一份高洁和美好,这是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游虎溪岩

鹭岛多名胜,虎溪别有天。

冽泉飞漱玉,好鸟韵新弦。

寺古存灵气,林深霭暮烟。

登临兹一到,回首感何年。

(0)

咏碧荆

庭内荆花次第荣,品题吾独爱其清。

似嫌时辈贪朱紫,留取素心与弟兄。

香不因人风作介,影谁为侣月堪盟。

田家遗事今如昨,芳韵刚传万古情。

(0)

凤山八景用朱广文韵

石秀冈峰木向荣,猱升鹭宿有馀清。

日临古干苍虬象,风拂新条佩玉声。

忆我也曾拖小屐,阿谁尝复识殊名。

海航遥指葱茏处,绝胜王维画里行。

(0)

閒居杂咏·其二十四

若有神阴告,都缘思虑深。

欲穷三圣业,须尽一生心。

(0)

浅水晴沙外,烟笼一树梅。

香浮风韵细,魂度月华来。

半点无尘到,疏枝带雪开。

琴心如可写,清梦共徘徊。

(0)

寄兴·其十六

学探贤圣域,秀节更能贞。

天盖楼前月,长悬一片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