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无宿雪,风物易为春。
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老吟穷景象,多难损精神。
渐有还京望,绵州减战尘。
江城无宿雪,风物易为春。
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老吟穷景象,多难损精神。
渐有还京望,绵州减战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将近春初的江城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感受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和哲思。
“江城无宿雪”,表明冬天的雪已融化,没有留下足迹,这是时间流转的自然印记,也预示着季节更迭的轮回。接着,“风物易为春”则点出了万象更新,春意渐浓的气氛。
“酒美消磨日”,诗人通过饮酒来消磨时光,似乎在逃避现实或是对生活有所感慨。而“梅香著莫人”,梅花的香气无人知晓,这里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孤独,也许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老吟穷景象”,诗人在年迈时仍旧吟咏着贫寒的景象,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亦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紧接着,“多难损精神”则表明尽管遭受了许多磨难,但依然未能损害其坚定的意志和精神。
“渐有还京望”,诗人开始萌生归去京都的心思,这不仅是对故土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政治上的无奈或对朝廷的期待。而“绵州减战尘”则意味着战争的尘埃在绵州逐渐平息,带有一种和平与希望的信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动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是一篇融情怀、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