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稻田荒,七月青虫起。
今年七月雨,稻田盈尺水。
人生会有涯,饥饱互煎煮。
造物如狙公,颠倒生嗔喜。
我岑枯槁人,未脱烟火味。
试问河豚羹,何如江鲙美。
去年稻田荒,七月青虫起。
今年七月雨,稻田盈尺水。
人生会有涯,饥饱互煎煮。
造物如狙公,颠倒生嗔喜。
我岑枯槁人,未脱烟火味。
试问河豚羹,何如江鲙美。
这首诗《喜雨》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一夔所作,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稻田收成情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去年稻田荒,七月青虫起”描绘了去年稻田因干旱而荒芜,七月时出现了害虫的情景,预示着收成的不理想。颔联“今年七月雨,稻田盈尺水”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今年在同样的时间里,雨水充沛,稻田积水达一尺深,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颈联“人生会有涯,饥饱互煎煮”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指出人生的有限性和生活中的起伏不定,无论是饥饿还是饱足,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人们去适应和面对。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尾联“造物如狙公,颠倒生嗔喜。我岑枯槁人,未脱烟火味。试问河豚羹,何如江鲙美”以“造物如狙公”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如同狡猾的猴子一样,时而生气时而欢喜。诗人自比为“岑枯槁人”,表示自己虽历经沧桑,但仍未脱离世俗的生活,依然对美食有所追求。最后的问句“试问河豚羹,何如江鲙美”,既是对美食的向往,也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五鹿谈经谓绝群,一朝折角有朱云。
绁组仪曹咨典礼,承符闽越伫敷文。
路出汀漳百川会,水从星汉九溪分。
遥辞燕阙过江来,暂驻吴门访鹿台。
祇树秋纡使君节,慈灯夜引故人杯。
昔君召对承明殿,平原曾亦参嘉荐。
班荆旧事那可论,宿草交情今始见。
人生尘迹本无常,一婴世网更堪伤。
试问前因并后果,何言雌伏与雄翔。
君不见生公说法超玄晤,石壁犹闻鬼神护。
况是章缝洙泗徒,坐使弦歌遍儒素。
又不见吴国干将十户珍,灵池千载淬犹新。
为向洪炉探剑术,何似菁莪广铸人。
先王通货兴民利,遂令圜法相更制。
周室曾闻九府开,汉京尽是三官?。
小大品随壮幼差,轻重权蒹子母倍。
从兹鼓铸何代无,五铢半两肉好殊。
不言改撰堪称马,却道能飞始号凫。
我明稽古誇周汉,上林往往襁朽贯。
铜山禁弛盗讵亡,殽杂愈多法滋玩。
尔来民风日偷薄,罔市吴趋行滥恶。
形如榆荚仅有文,堵中綖环已无郭。
三五持来乃当一,百可仅寸万盈索。
博徒争取掷地残,鬻夫手污因风落。
生可使治神可通,赤仄奇文空罢阁。
官视民奸听之便,但遣黄金入私橐。
纤巧轻剽时共珍,木彊厚重将焉托。
君不见珠玉沉埋瓦砾全,镆铘为钝铅刀铦。
申椒久谢充帏后,蟠木翻容万乘先。
古来弃置人同此,何讶区区物亦然。
《时钱谣》【明·皇甫汸】先王通货兴民利,遂令圜法相更制。周室曾闻九府开,汉京尽是三官?。小大品随壮幼差,轻重权蒹子母倍。从兹鼓铸何代无,五铢半两肉好殊。不言改撰堪称马,却道能飞始号凫。我明稽古誇周汉,上林往往襁朽贯。铜山禁弛盗讵亡,殽杂愈多法滋玩。尔来民风日偷薄,罔市吴趋行滥恶。形如榆荚仅有文,堵中綖环已无郭。三五持来乃当一,百可仅寸万盈索。博徒争取掷地残,鬻夫手污因风落。生可使治神可通,赤仄奇文空罢阁。官视民奸听之便,但遣黄金入私橐。纤巧轻剽时共珍,木彊厚重将焉托。君不见珠玉沉埋瓦砾全,镆铘为钝铅刀铦。申椒久谢充帏后,蟠木翻容万乘先。古来弃置人同此,何讶区区物亦然。
https://shici.929r.com/shici/a4Kb6.html
理人愧无术,摄已徒婴患。
假息赞公舍,披味医王观。
逃虚行灭迹,执热坐挥汗。
空桑岂常庐,聊得慰怀安。
美酒非上药,亦足寄情欢。
鹫峰敛夕霄,莺湖回清澜。
心将碧云合,目随弦月殚。
所期殊未至,还寝独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