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有云雷愿,今传第一声。
为霖元旦始,造物及时鸣。
鼓动乾坤力,经纶化育情。
震聋兼发聩,馀泽荫苍生。
夙有云雷愿,今传第一声。
为霖元旦始,造物及时鸣。
鼓动乾坤力,经纶化育情。
震聋兼发聩,馀泽荫苍生。
这首诗以辛亥年的开年闻雷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社会变革相联系,寓意深远。
首联“夙有云雷愿,今传第一声”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将雷声比作是历史变革的先声,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里的“云雷愿”暗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第一声”则强调了这一时刻的重要性。
颔联“为霖元旦始,造物及时鸣”进一步解释了雷声的意义,它在新年的第一天响起,仿佛是大自然对新一年的祝福和启示。这里的“为霖”既指雨水,也象征着滋润和新生,而“造物及时鸣”则表达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鼓动乾坤力,经纶化育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雷声的力量和影响,它仿佛能撼动天地,推动万物生长。这里的“鼓动乾坤力”形象地展现了雷声的震撼力,“经纶化育情”则表达了雷声蕴含的创造和养育之情,暗示着变革中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尾联“震聋兼发聩,馀泽荫苍生”总结了雷声的作用,不仅能够唤醒沉睡的生命,还能让听者心灵受到触动,获得启示。这里的“震聋兼发聩”既指声音的强烈效果,也比喻心灵的震撼和觉醒,“馀泽荫苍生”则表达了雷声带来的长期福祉,惠及众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雷声在新年伊始的特殊意义,寓意着变革、希望、生命力和福祉,是对新时代到来的美好祝愿。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