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开篇“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写出了一个清新的自然景象,气候清朗,视野辽阔,为全诗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开阔的基调。
接着,“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则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描绘景物,昏暮时分看到的南楼显得格外清晰,而晨曦中西山的轮廓则似乎随意延伸,营造出一种超越日常视觉体验的境界。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中的“洛阳城阙”和“长河”,一是高耸入云的城墙,一是流淌不息的大河,都在强调这片土地的古老与辽远。这里的“千门”则可能暗指洛阳城中众多的宫殿楼阁,夜以继日地守护着这座古都。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中的“复道”、“连甍”、“画堂”、“琼户”,都是对建筑物的精致描写,这些华美的词汇构成了一幅高贵、庄严又不失优雅的宫殿图景。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则是对室内装饰的一番细腻刻画,“云母帐”和“水精帘”都是珍贵物品,用以衬托房间内部的奢华与宁静。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中的“倬彼昭回”,可能指的是某种洁白无暇的景象,而“复出东城接南陌”则是在强调诗人行走的轨迹和广阔的视野。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中的“南陌”,可能是指军事行动或边塞之地,而“征人去不归”则透露出一种战乱带来的悲凉。紧接着的“谁家今夜捣寒衣”则是在描绘普通百姓在严冬之夜里为了抵御寒冷而不得不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对平民生活的关怀。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中的“鸳鸯机”、“乌鹊桥”,都是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的夜晚场景,而“萤度”和“雁飞”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氛围。
最后,“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则是在表达一种对远方的眷恋和渴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越与放弃。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既有超然物外之意,又不失对尘世关怀的人生态度。